Posted on

東亞外|港足主帥韋斯活為換人解畫 為尼高拉斯首正選取「士哥」感高興

【體路專訊】港足周日(8日)於旺角大球場東亞足球錦標賽外圍賽首戰以3:0擊敗蒙古,主帥韋斯活賽後對球隊表現感到滿意。他解釋在半場時換走艾華頓及鐘樂安是希望避免球隊主力受傷,同時讓更多球員獲得上陣機會。韋斯活又形容今仗取得入球的尼高拉斯是一位「全面的球員」,並為他在國際賽首度正選上陣便能取得「士哥」感到高興。

韋斯活(右)

港足主帥韋斯活出席賽後記者會,認為蒙古並非容易應付的對手,故對於球隊能夠以3:0獲勝,並取得國際賽4連勝大感滿意,「這是一場棘手的比賽,我們之前的比賽並不多,能夠在主場成功擊敗一支難應付的球隊是美好的事,我為球隊今日的表現和取得國際賽4連勝感到滿意。」至於今仗的入場人數只有3,329人,對比上月兩場主場友賽,包括對菲律賓的4,966人和鬥毛里求斯的4,937人大減,韋斯活笑言:「今日遇上賽馬日所以入場人數下跌。雖然如此,但氣氛仍然很好,球員亦有足夠的動力比賽。」

艾華頓
尼高拉斯頂入第一個國際賽入球。

今仗港隊在半場時,換入艾華和杜度入替艾華頓及鐘樂安,韋斯活解釋希望避免球隊出主力受傷,又指一眾後備兵能夠表現出應有水準:「今天的重要目標是主力不要受傷,以及讓不同的球員獲得上陣時間,所以我半場時作出調動。我們只有20名球員,人數非常少。一眾後備球員也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們半場希望加強進攻,入替的球員也能表現得非常渴望入球。」

首度於國際賽「擔正」的左翼尼高拉斯,在下半場接應艾華的傳中頂成3:0,對於此子首度正選便能夠取得入球,韋斯活大讚:「尼高拉斯能夠任左翼,又可以任左閘,能夠讓球隊的調動更有彈性。他的速度很快,傳中具備質素,是一位全面的球員,並願意為球隊不惜氣力助攻助守,今日能夠取得入球也為他感到高興。」

杜度亦首次在國際賽上陣。

圖、文:伍俊熹、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亞外|港足主帥韋斯活為換人解畫 為尼高拉斯首正選取「士哥」感高興

Posted on

香港街馬|半馬變「亂馬21」 跑手被指錯路跑多9公里 賽會:或人為錯誤需改善培訓

【體路專訊】香港街馬今晨(8日)舉行,設有全馬、半馬及10公里3個組別。有半馬參加者賽後在網上發文,指跑至將藍隧道半馬折返點時被工作人員指示續向前跑,工作人員經溝通後仍無容許半馬跑手折返,透露更有工作人員稱「唔跑都跑錯都要繼續跑埋返終點架啦」,結果有跑手稱要跑多9公里才完賽。「全城街馬」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梁百行回應指,若有跑手跑錯賽道,有機會是工作人員指示有誤,雖屬零星個案但十分關注,如發現是人為錯誤,大會需致力改善工作人員的培訓。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中)今晨出席香港街馬起步禮。(圖:政府新聞處)

香港街馬今年共有19000多名跑手報名參與,當中包括來自64個國家和地區的3,069名非本地跑手。不過今年賽事完結後有跑手於網上發文炮轟賽會安排失當,從寄存行李、賽道工作人員指示、水站安排到賽後領取行李皆被指安排混亂,令現場不少跑手鼓躁。

(圖:香港街馬2024)

今年街馬半馬賽事在東區走廊近東岸公園出發,經東區走廊、東區海底隧道,原定在將南隧道前折返再經觀塘繞道、九龍灣到土瓜灣終點。但賽後有跑手在社交平台表示,經過將南隧道前的折返點時該位置被工作人員擋著,更指工作人員指示跑手繼續向前跑,結果部分跑手因此由21公里的賽程,要多跑2至9公里,被「指錯路」的跑手當中亦包括賽會特邀的泰國跑手及日本跑手志村美希。

香港街馬今早於港島東及九龍東舉行。(圖:政府新聞處)
賽後不少跑手於網上發文投訴香港街馬安排混亂。(Threads 截圖)
有半馬跑手跑畢賽事後路程由21公里變成接近30公里。(Threads 截圖)

本地跑手吳先生接受《體路》訪問時表示:「我與部分跑手於將南隧道口有看到兩個折返的指示牌,但當我們想在第二個指示牌的位置折返時,卻看到工作人員都站在折返點位置前,並有雪糕筒擋著折返位置。當我向工作人員查詢半馬是否繼續向前跑(穿過將南隧道),工作人員亦指示繼續向前。雖然賽前準備時記得賽道無需穿過將南隧道,但考慮到可能賽會或有臨時改道,或者折返點在更前方,所以我亦決定繼續向前跑。大概跑過一公里左右,就聽到前面領先的一批跑者原路折返,並提示跑錯路。當我們再次跑回將南隧道口,就看到剛才封閉的折返點已經開放,後面的跑手可以按原定路線折返。」

半馬領先跑手在將南隧道口看到分流指示牌,但折返點被雪糕筒及工作人員阻擋。(網上跑手影片截圖)

另一位半馬在第一集團領先群組的跑手阿聰亦表示:「我們在將南隧道口確實有看到全馬和半馬分流的指示牌,但沿路卻看不到類似折返點的位置,我們幾個同行跑手向沿途義工查詢,義工卻稱不知道半馬賽事已經開始,直到跑至接近將南隧道出口看到有光才覺得不妥,大家商量後決定折返,並通知後面跑入隧道的跑手原路返回,當中就包括賽會邀請的泰國及日本跑手。」

阿聰亦補充指:「希望賽會未來能更注意分流點安排,必須有熟悉路線的人員指揮,尤其是領先跑手經過前一個檢查站後,緊接下一個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必須知道,不可能連半馬賽事已開始,跑手已抵達亦毫不知情。此外,今次賽事在隧道口設有香薰位置,但香水令地面濕滑易生意外,水站義工亦未經培訓,遞水時會踏出賽道,隨時釀成跑手相撞意外,這些未來都需要改善。」

日本跑手志村美希(前排右)感謝泰國跑手告知「跑錯路」。(圖:志村美希IG)

亦有跑手Eric表示,他於半馬精英組起跑後處在領先跑手群尾段,在到達將南隧道前,目測前方領先跑手約有30至40人,而在隧道口雖有看到分流指示,卻一直沒有看到可以折返的位置,直到跑入將南隧道近一分鐘後,才有前方跑手提示跑錯路需要折返。

在半馬精英組起跑的跑手Justin亦是「跑錯路」苦主之一,他接受訪問時亦表示,「跑錯路」影響跑手的體力安排,隨時會增加跑手風險:「當跑手準備跑21公里距離,速度上必定會比預計跑30公里快,體力消耗亦會較多,若在此狀態下完成30公里距離,對跑手身體亦會增加負擔。」他又指出,國外賽事或者香港馬拉松(渣馬)都設有領跑車,確保跑手可以跟隨正確路線作賽,未來若能增設領跑車,對領先跑手會有莫大幫助。

賽後不少跑手於網上發文投訴香港街馬安排混亂。(Threads 截圖)
賽後不少跑手於網上發文投訴香港街馬安排混亂。(Threads 截圖)

據悉最終有半馬跑手由原本21公里路程變成跑了近30公里,日本跑手志村美希賽後亦在社交媒體中笑言,感謝泰國跑手告知跑錯路,成為比賽難得的體驗。「全城街馬」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梁百行賽後回應時亦確認「指錯路」事件,亦指日後會改善義工培訓,但對於能否上訴,他則表示:「跑手都要了解路線,路線資訊賽會亦有說明。」他又重申,大會絕對有改善空間,並未怪責選手,但亦無法證實「如果跑手沒有走錯路,他就是冠軍。」

此外,Eric指領取跑手包及完賽領取行李都相對順利,亦對賽會今年邀請海外跑手表示讚賞,直指有助推動賽事發展。不過,網上同時亦有跑手投訴寄存及領取行李安排,完賽後要排隊一小時以上始領到行李,梁百行回應指已安排可以調動的人手幫忙,盡量加快速度,並向受影響的人士致歉,承諾會檢討物流安排並改善:「無論甚麼原因,令跑手要花很多時間等待領取行李,都希望向各位說聲抱歉,很對不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街馬|半馬變「亂馬21」 跑手被指錯路跑多9公里 賽會:或人為錯誤需改善培訓

Posted on

香港壁球公開賽|舒雅賓妮鬥蘿雲歌雅爭奪冠軍 費華域第四度晉級決賽

【體路專訊】「二〇二四Milwaukee香港壁球公開賽」周六假中環愛丁堡廣場上演準決賽,男子組頭號種子費華域(Ali Farag)以3:1逆轉四號種子迪阿高(Diego Elias),第四度晉級決賽,將與化亞素(Mostafa Asal)爭奪冠軍。女子組方面,頭號種子舒雅賓妮(Nour El Sherbini)及二號種子蘿雲歌雅(Nouran Gohar)分途取勝,將會師決賽。

舒雅賓妮在準決賽迎來美國球手奧利維亞(Olivia Weaver)的挑戰,這位世界排名第一的埃及選手此前未曾敗予奧利維亞,今次準決賽同樣取勝。首局兩人激戰至「刁時」,由舒雅賓妮以13:11先拔頭籌,繼而第二局狀態大勇下一舉拉開差距,奧利維亞在局末救球時拉傷,經醫療暫停後決定退出比賽。

舒雅賓妮賽後未顯得太高興,她坦言感可惜:「很可惜以這樣的形式結束比賽。我感到自己狀態很不錯,奧利維亞也打得很好,這是一場很有挑戰性的比賽,希望她很快能康復過來。」舒雅賓妮提到,首局兩人鬥得相當接近,認為自己能夠小勝的關鍵在於一直保持專注,同時心態較放鬆之下,能夠打出自己想要的球路。舒雅賓妮曾於二零一七年奪得香港公開賽冠軍,她冀今年能夠再度捧盃:「如果今年能夠再次勝出,將對我有很大的意義,希望能夠以一項重要的冠軍為今年作結。」

舒雅賓妮(圖:中國香港壁球總會)
蘿雲歌雅(圖:中國香港壁球總會)

舒雅賓妮在周日的決賽將與二零一六年香港公開賽盟主蘿雲歌雅爭奪冠軍,後者在另一場長達七十一分鐘的準決賽中以3:1(11:8、6:11、11:8、11:8)擊敗三號種子夏瑪妮(Hania El Hammamy)。如果蘿雲歌雅奪得冠軍,她將超越舒雅賓妮升上世界排名第一。

男子組方面,費華域面對迪阿高贏得未算太輕鬆,世界「一哥」在先失一局9:11後,連贏11:7、11:3及11:8,經過六十四分鐘激戰後以局數3:1取勝。談到首局的失利,費華域指:「他的打法與平常有點不同,更多利用後場的空間,反而我不太打得到自己想要的球路。所以我之後開始改變策略,善用球場的四角,第二局的成功讓我在第三局有更好的士氣,第四局則是大家不相上下,很高興我取得勝利。」費華域今次是繼二零一七、一八及去年後第四度晉級決賽,之前三次均鎩羽而歸,他冀今次能夠打出最佳表現,捧起獎盃。

費華域(圖:中國香港壁球總會)

男子組另一場準決賽就有二號種子化亞素直落三局11:8、11:3、11:2擊敗麥基祖(Joel Makin)。今次是化亞素繼二零二二年封王後,再次晉級香港公開賽決賽。

兩場決賽將於周日假愛丁堡廣場舉行,晚上六時先上演女子組決賽,男子組決賽緊接舉行。決賽日下午三時至晚上九時期間,現場將設有賽事特別版的「富豪雪糕車」進行決賽日限定派發雪糕,讓球迷一同感受這個歷史悠久的香港街頭小食文化。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壁球公開賽|舒雅賓妮鬥蘿雲歌雅爭奪冠軍 費華域第四度晉級決賽

Posted on

乒乓球|港隊輕取美國絕殺日本 混合團體世界盃闖4強

【體路專訊】正在成都舉行的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盃周六(7日)上演次階段最後一輪賽事,香港乒乓球隊「一日雙戰」先以8:3橫掃美國,再憑男雙黃鎮廷/姚鈞濤奠勝以8:7「絕殺」日本,7戰5勝2負累積12分鎖定積分榜第3位,昂然晉級4強周日(8日)12時再遇韓國。

黃鎮廷/杜凱琹(圖:WTT)
姚鈞濤(圖:WTT)

昨日力挫羅馬尼亞的港乒打出士氣,今日兩仗繼續交出好表現,先是面對美國未受太大考驗,由首席混雙組合黃鎮廷/杜凱琹打頭陣,以直局3局取勝,年輕新星吳詠琳出戰女單雖以1:2 告負,但男單姚均濤隨即在男單以2:1獲勝,為港隊拉開至6:3;「大師姐」杜凱琹緊接夥拍吳詠琳接棒於女雙輕鬆拿下2:0,奠定8:3的勝局。

吳穎琳/杜凱琹(圖:WTT)
(圖: ITTF)

港乒壓軸一戰硬撼日本,雙方展開激烈爭奪,第一場混雙改由新生代組合姚鈞濤/吳詠琳披甲,兩人擦出火花以2:1(6:11:11:6、11:9)反勝萩原啟至/赤江夏星「攞頭彩」;第2場女單杜凱琹亦以2:1(11:5、12:11、11:13)力克面手凜。

大分領先4:2的港隊由黃鎮廷出男單迎擊田中佑汰,後者為港乒「一哥」帶來威脅,首局大勝以11:4,「阿廷」第2局全力反撲,領先被追平,但關鍵暫停後把握機會以11:8扳回一城,進入第3局原本領先8:4領先,可惜被田中佑汰逆轉,卒以9:11稱臣。第4場女雙杜凱琹/吳詠琳同樣以1:2(8:11、11:9、9:11)負赤江夏星/面手凜。

杜凱琹(圖:ITTF)
黃鎮廷(圖: ITTF)
黃鎮廷/姚鈞濤(圖: ITTF)

完成4仗後兩軍打成6:6平手,決勝的第5場男雙黃鎮廷/姚鈞濤面對萩原啟至/田中佑汰有穩定發揮,關鍵分把握住機會,以11:7先拔頭籌。 第二局「黃姚配」5:2領先,日本隊暫停後連贏4分,並以12:10獲勝扳平至7:7,把比賽迫入「決一局」,黃鎮廷/姚鈞濤頂住壓力,5:5平手後連續得分,最終以11:9獲勝,港隊總分8:7「絕殺」日本,殺入4強,明日與次名晉級的韓國再次對陣。雙方日前在次階段第一場交手,港乒當時以2:8見負。

至於衛冕的中國隊續顯超班實力,以8:0大破羅馬尼亞,連同首階段賽事錄得九連勝,贏56局僅失4局,首名殺入4強,明日再與以第4名出線的羅馬尼亞對戰,爭奪另一決賽席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球|港隊輕取美國絕殺日本 混合團體世界盃闖4強

Posted on

啟德體育園|體藝館首辦測試賽 看台距離球場燈光成焦點

【體路專訊】繼上月的兩場青年運動場測試賽後,另一啟德體育園場地啟德體藝館今日(7日)亦舉行兩場測試賽,由出爐港九區D1冠軍英華書院友賽聖若瑟書院,以及全運會U22港隊「拍跳」上屆大專盃冠軍香港城市大學。有球員賽後反映場地的燈光非常「掁眼」,對射波造成影響,但場邊緩衝區較闊可減低受傷機會。不少觀眾就認為看台與球場的距離太遠,指修頓室內場館的氣氛及臨場感較好。

大會在場邊設置記者區(圖右方)。
媒體中心比青年運動場大。

啟德體育園3個場地之中唯一全室內場地啟德體藝館今午一口氣舉行兩場籃球賽作測試賽,先有兩支學界隊伍英華及聖若瑟上陣,隨後再由U22全運隊迎戰城大。與青年運動場的測試賽一樣,大會亦有實地預演入場及安檢等安排。可舉辦籃球、排球及羽毛球等賽事的體藝館設有兩個場館,分別為「競技場」及副場館「習藝坊」。今日舉行籃球賽的競技場最高可容納10,000人,並以三面台設計。

啟德體育園總監(策略發展)鄧竟成日前指,場館8成座位均可移動收起。不過由於場館比賽範圍較大,若觀眾坐在看台兩角的話與球場距離將會甚遠。相比康文署場地、修頓室內場館及伊利沙伯體育館,體藝館的場區非常廣闊,大會甚至可以場邊設置記者區讓傳媒工作。

場館上方的大屏幕已有損壞。
場館射燈非常明亮。

若觀眾坐在看台最角落位置,與球場距離甚遠。
邱先生(右三)

大會預計今日會有2,000人入場,結果最終入場人數為逾2,400人。坐在最前排的籃球教練邱先生與學生入場,指由啟德站步行至體藝館及入場安檢等安排非常順暢,場館的燈光亦很充足:「不過第一排與球場的緊密度比其他球場太遠,即使麥花臣(場館)第一排稍高,但距離都無這麼遠,這裡比起其他球場的確有少許距離。」坐在接近看台角落位置的黎先生認同看台與球場距離甚遠:「距離對看籃球而言有點困難,因為座位太遠,其實坐哪裡都差不多。這裡的距離感唔及修頓般近,臨場感沒有那麼震撼。」不過他亦稱球場的音響非常充足,然而與邱先生同樣認為修頓場館的觀賽感較好:「因為真的好近,好像接觸到球星一樣。」

尾場上演的有U22全運港隊與城大籃球隊「拍跳」,前者陣中有吳委峻、鄧力嘉、曾朗謙、倪嘉仁等多位大專及甲一球員。成軍不足一年的U22港隊現時正為明年底的粵港澳全運備戰,今仗早段亦領先城大,不過把握力稍弱下半場前被城大反超前42:41。

U22港隊換邊後開始上力,到此節中段拉開過雙位數優勢,射手曾朗謙在完第3節時已獨取14分,助球隊領先67:60。雖然城大在末節一度追到僅落後4分,但U22港隊尾段多次把握快攻機會,結果贏88:75。U22港隊有曾朗謙取得隊高17分,鍾志榮、翟晉德及Anthony Baltink亦有雙位數進賬。

鍾志榮

新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中)

取得14分的後衛鍾志榮指首次在類似的大場地比賽,認為體藝館相比修頓及伊館等有一大好處:「修頓和伊館的緩衝區比較窄,好易撞到牆或攝影師,這個場就有較多位,不用太擔心,可以全心全意上籃。」不過他亦指需時適應場地的空間感,燈光亦相對「掁眼」:「昨日練習時已經覺得好『掁眼』,有些角度想射波的話會閃到雙眼看不到籃框,又或者因為空間較大覺得籃框像較高和凹凸不平。但教練都有講這個現象好普遍,今日也嘗試避免在有影響的角度射波。」

今日是U22港隊首次在比賽亮相,鍾志榮稱球隊僅開操約23個月,不過成軍較急、練習時間不多,相信未來在教練調整下會更成熟和有體系。

新任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在第2場賽事次節到場,逗留約15分鐘在拍攝大合照後便離開。體育專員蔡健斌未有透露局長對場館的意見,但就稱今日測試整體順暢及滿意。他指知道有觀眾、球員及教練對座位距離、場地燈光、劃線等有意見,會再視察如何做得更好:「始終這個是個大型體育館,距離遠少少是無可避免,日後再看如何安排讓觀眾更貼身感受。燈光和劃線的意見都聽到,會再看看如何做得更好。」據悉今次比賽的燈光是為體藝館舉辦全運手球賽而設定,並非起用籃球比賽設定。

蔡健斌亦透露下周四(12日)會再有一場足球測試賽青年運動場舉行,20日體藝館亦有一場音樂會,後者是ViuTV舉辦的《CHILL เก่ง Music Festival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啟德體育園|體藝館首辦測試賽 看台距離球場燈光成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