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游泳世界盃|何詩蓓200自封后 奪新賽季第一金

【體路專訊】香港混血「女飛魚」何詩蓓(Siobhan)今晚(19日)在世界游泳聯會(FINA)短池世界盃上海站200米自由泳決賽再顯王者本色,泅出1分51秒46封后,贏得新賽季第一面金牌,周日(20日)乘勇連戰100米自由泳及50米蛙泳,爭做「三冠王」。

巴黎奧運2銅得主何詩蓓休養生息近3個月後復出,今早在世界盃上海站200米自由泳初賽亮相,該項目初賽僅得一組,由10位泳手競逐。排第4線的世界紀錄保持者Siobhan游出1分57秒36,僅次加拿大泳手Mary-Sophie Harvey,排第2名晉級決賽。

何詩蓓晚上在決賽把狀態進一步提升,以1分51秒46力壓游出1分53秒36的Mary-Sophie Harvey掄元,大熱奪金,新賽季響勝鼓,中國泳手孔雅琪屈居亞軍,時間1分55秒21。Siobhan明日一天雙賽,角逐100自及50蛙泳,力爭再登頒獎台最高台階。

今年世界盃為短池(25米)賽事,一連三星期先後在上海(10月18至20日)、仁川(10月24至26日)及新加坡(10月31日至11月2日)上演,這3站賽事亦為12月布達佩斯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的資格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游泳世界盃|何詩蓓200自封后 奪新賽季第一金

Posted on

學界壁球|鄺恩琳激戰5局險勝隊友衛冕 弘立鄭泓真首奪個人金牌

【體路專訊】「2024-2025中學校際壁球比賽」周六(19日)決出個人賽冠軍,女子組三個年齡組別決賽均上演拔萃女書院「內訌」,最終盧沛言及鍾泇柔分奪B、C Grade冠軍,A Grade則由鄺恩琳激戰5局以3:2險勝張芷晴衛冕。男子組方面,A Grade由弘立書院的頭號種子鄭泓真大熱封王;B、C Grade則由拔萃男書院的劉栢濤及王灝翹奪金。

鄺恩琳
張芷晴

上屆奪金的鄺恩琳被列為女子A Grade頭號種子,上午先於4強直落三局擊敗協恩中學的劉蔚曈,決賽與同校的2號種子兼去年B Grade冠軍得主張芷晴交手。鄺恩琳在先取一局11:6後,張芷晴即連贏兩局11:9、11:7反先,不過鄺恩琳隨後以11:6扳平,再於決勝局贏11:8,以局數3:2成功衛冕。

中六的鄺恩琳賽後大讚隊友張芷晴表現,對最終反勝感高興:「今年最後一次打學界,希望再贏一次冠軍幫學校增光,多少有一點壓力。加上最近讀書方面較辛苦影響狀態,她今日也打得好好、好有準備,本以為自己贏不到,比賽時不斷跟自己講要有多一點信心,最後能夠衛冕是好開心、好驕傲。」鄺恩琳指下個目標會放於明年2月在香港舉行的亞洲青年團體錦標賽,冀與港隊隊友爭標,隨後將專注應考DSE,並計劃之後學業與運動雙線發展。她亦勉勵師妹繼續努力,「希望她們傳承拔萃的精神,繼續連霸。」

盧沛言
鄧樂然

女子B Grade決賽則由盧沛言迎戰鄧樂然,前者最終直落11:6、11:5、11:6取下勝利。C Grade則由鍾泇柔奪得冠軍,於決賽以11:8、11:9、11:3擊敗女拔隊友李嘉雯。

女拔在個人賽3個年齡組別共奪3冠3亞2季

鄭泓真
黃思諭

男子組方面,A Grade的頭號種子鄭泓真先於上午4強以3:1(8:11、11:4、11:4、11:4)擊敗弘立隊友黃子豐,決賽對手為男拔的黃思諭,後者在另一場4強以3:2(10:12、12:10、6:11、11:4、13:11)險勝隊友劉鍶進。鄭泓真決賽打出好表現下,直落11:5、11:1、11:6取勝奪冠。

弘立對上一年有球手奪得男子A Grade冠軍要數到2017-2018學年,當時正是由鄭泓真的胞兄鄭昊真封王,胞姊鄭旻真亦於同屆摘下女子C Grade金牌。7年後跟隨兄長步伐奪冠,鄭泓真直言高興:「打了學界比賽好幾年,去年連決賽都沒有打到,今次是最後一年打學界比賽。雖然同年紀的人都去體院了,這個不是最難打的比賽,但因為沒有贏過,所以奪得冠軍感覺還是挺好的。」鄭泓真計劃之後到海外升學,並會繼續參與比賽。

弘立林亦嘉
男拔劉栢濤

男拔則包攬B、C Grade個人金牌。B Grade決賽由男拔劉栢濤鬥弘立林亦嘉,前者直落11:9、11:8、12:10取勝;C Grade決賽則由王灝翹3:1(11:4、11:9、10:12、11:6)擊敗柏皓文。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壁球|鄺恩琳激戰5局險勝隊友衛冕 弘立鄭泓真首奪個人金牌

Posted on

港超聯|大埔盧卡斯一箭定江山 傑志吞今季首敗

【體路專訊】港超聯今周重頭大戰,賽前位列聯賽榜第3位的大埔,今日(19日)主場迎戰排名次席的傑志,最終主隊憑巴西中鋒盧卡斯下半場一箭定江山,以1:0奏捷,並打破對手今季聯賽不敗身。傑志全失3分,續寫聯賽作客大埔不勝魔咒。同日另一仗,東方4:0大破港會,6戰16分暫居榜首,大埔5戰13分居次,傑志6戰11分排第3位。

上周在菁英盃以2:1險勝東方的大埔,今仗作出多個調動,包括盧卡斯、柏連尼、李家豪、鄭子森重返正選,兩名港腳謝家榮和陳肇鈞亦擔正;至於兩周未有比賽的傑志,則排出5後衛陣式,巴西新援鄧達思首度登場,明加索夫客串翼衛,未有為港隊上陣的陳俊樂亦傷癒復出。

大埔開賽早段較為主動,「倒戈」的伊高沙托尼左路相當活躍,7分鐘大埔已經有陳肇鈞射門中目標,但被客隊門將泰利輕鬆沒收。傑志站穩陣腳後搶回主導權,17分鐘先有馬查度禁區頂起腳未能過到謝家榮十指關,其後韋頓單對單左腳射門柱邊出界,錯失開紀錄的機會,這位巴西射手再在24分鐘禁區頂左腳狂抽中楣,其後雙方放慢節奏,半場互交白卷。

盧卡斯(右)獨闖龍潭建功。

傑志半場作出換人調動,由費蘭度入替上半場領黃的羅梓駿。60分鐘,泰利接傳中球甩手,伊高沙托尼面對空門卻炒高。傑志球迷立即高呼王振鵬及已離隊的保羅名字。傑志其後以鄭展龍換走利亞倫,另以迪美路夫換走懷疑有傷的鄧達思加強攻力,惟之後卻不幸先失守。馬高士山度士後場罰球大腳送入禁區,盧卡斯利用身型優勢,力壓串演後衛的顏卓彬,轉身射成1:0。落後的傑志積極反撲,費蘭度在75分鐘的射門被韋法頓護空門,痛失扳平黃金機會。戰至補時階段,傑志再有馬查度和明加索夫攻門,惟都被神勇的謝家榮救出。最終傑志吞下今季首場敗仗,未能打破聯賽作客大埔6年不勝的魔咒。

今仗共有1,464人入場,當中大部分為主隊擁躉,賽後現場氣氛高漲。大埔主帥李志堅十分高興,受訪時更笑不攏咀。問到大埔主場往往「食住傑志」的原因,他未有解釋,只笑言:「我不喜歡說甚麼『不敗』之類,踢波那有永遠不敗?他們一直在港超都是『領頭羊』的角色,當然每一隊也想擊敗他們,加上球員今日十分集中。」

入球功臣盧卡斯賽後對於能夠在舊東家身上取得入球感到高興,他認為大埔是難以擊敗的球隊:「我當然希望為球隊贏得(聯賽)冠軍,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埔就像一個家庭,這裡的氣氛總是很好,要戰勝我們是很困難的。」保持不失的謝家榮賽後也同樣激動:「記得上季主場跟傑志也踢成0:0,自己亦不失球,不過當然今次贏波比較開心!不過今場勝仗也不代表爭標機會大增,畢竟今屆踢3循環,來日方長。」根據足總聯賽賽程,傑志將於1月26日再作客大埔,5月17日則於主場迎戰對手。

圖、文:文森特、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大埔盧卡斯一箭定江山 傑志吞今季首敗

Posted on

丹麥羽賽|「鄧謝配」激戰80分鐘惜負中國頭號種子四強止步

【體路專訊】世界羽聯巡迴賽超級750丹麥公開賽周六(19日)舉行4強賽事,世界排名第8的香港首席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硬撼上屆冠軍、中國的馮彥哲/黃東萍,最終「鄧謝配」激戰80分鐘、打足3局後以1:2惜敗,無緣打入決賽爭冠。

上月底戰罷澳門羽賽後經過短暫休息調整的「鄧謝配」,轉戰於丹麥羽賽狀態穩步上揚,先後擊退英國組合Gregory Mairs/Jenny MAIRS,印尼選手Rehan Naufal KUSHARJANTO/Lisa Ayu KUSUMAWATI 及東道主丹麥拍檔Jesper TOFT/Amalie MAGELUND,繼8月日本公開賽後再次晉身750系列賽4強,今日硬撼世界排名第2,力圖衛冕的中國組合馮彥哲/黃東萍。

鄧俊文/謝影雪(圖:體路資料庫)

雙方此前2次交手各贏一仗,「鄧謝配」去年10月法國羽賽直落2局取勝,今年3月全英賽卻以0:2告負,實力半斤八兩,是役亦打得難分難解,港將開局手風較順,領先6:4,中國隊站穩陣腳後收復失地,鄧俊文/謝影雪半局僅領先11:10。技術暫停後兩對組合繼續拉鋸,互替領先,比分咬緊,「鄧謝配」雖然領先20:17下連失4分反落後20:21,但兩人頂住壓力,打出3:0的攻勢,以23:21拔下頭籌。

第2局「鄧謝配」初段落後4:7下連贏6分反超10:7,及後亦一度拉開16:13,可惜局末被對手逆轉,以19:21失利。進入決勝局,雙方各有攻守,港將9:9平手後打出6:1的攻勢,一舉超前15:10,可惜氣勢未能保持到底,尾段18:15下連失5分斷送優勢,最終再負19:21,局數以1:2飲恨,無緣決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丹麥羽賽|「鄧謝配」激戰80分鐘惜負中國頭號種子四強止步

Posted on

運動科學教室.Eric Poon|「鷹眼系統」 的超凡判斷力

【體路專欄】香港公開羽毛球錦標賽剛於九月中舉行,有在家中或現場觀看的讀者,有否注意每當出現爭議球時,賽事主辦方會通過大螢幕播放動畫,展示球的軌跡和落點? 這技術名為「鷹眼系統」(Hawk-eye system) ,又稱即時回放系統,由英國工程師Dr. Paul Hawkins 於2001研發,並以他的姓氏首四個英文字母”h.a.w.k.” 命名。這系統最先應用於板球比賽中,後來逐步擴展到網球和羽毛球等不同體育項目。

以羽毛球為例,現今高水平球手的球速越來越快,裁判面對時速高達300公里的殺球只有約0.5秒的時間作出判斷,因此,世界羽聯於2013年11月宣布引入鷹眼系統,以協助裁判處理爭議性的判決。

一、背後原理及應用

鷹眼系統通過約10個放置在球場四周的高速攝影鏡頭,捕捉羽毛球的飛行軌跡,將數據傳送到電腦進行分析,計算落點並判斷是否出界。隨後,系統會立即生成模擬的三維回放動畫。由於鷹眼系統使用成本相對較高,因此一般僅在高級別的國際賽事中使用。每場的每局比賽中,雙方球員各有兩次的挑戰機會,若挑戰成功,不會消耗挑戰次數;但若挑戰失敗,將扣除一次挑戰機會。因此,球員在使用挑戰機會時必須謹慎考慮,以避免在關鍵分出現爭議時,卻因用完限額而無法挑戰上訴。

鷹眼系統展示球的落點 (YouTube 截圖)
球場四周的高速攝影鏡頭

二、鷹眼的優點

過去球證需要按照自己的視覺和判斷作出決定,容易引起爭議。鷹眼系統提高了裁判判決的公正性和可信性,透過科學客觀的方式排除主觀因素,作出最準確的判斷。鷹眼系統同時增添了比賽的刺激性和觀賞性。系統能在極短時間內分析落點結果,現場同時會播放着類似心跳 “呯呯”的音效讓觀眾更加投入,觀眾可以在動畫播放的時候,為自己支持的隊員打氣。

三、對鷹眼判決的爭議

鷹眼系統雖然比單純肉眼的的判斷客觀,但也並非百分百準確。儘管其誤差逐漸縮小,從2005年的3.6毫米到近年的2.6毫米,但這絲毫之差亦可能導致關鍵分數的誤判,直接影響比賽的勝負。此外,雖然球員使用鷹眼挑戰的成功率普遍只有約20%,但由於鷹眼分析需要短暫時間 (約等待30秒),有球手可能有意地利用鷹眼挑戰來打斷比賽進度,讓自己稍作休息並打亂對手節奏,作為戰術之一。

(特別鳴謝中國香港羽毛球總會註冊教練駱鉦澔協助文章內容編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科學教室.Eric Poon|「鷹眼系統」 的超凡判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