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啟德體育園|第2場測試賽天雨下舉行 觀眾被雨撇急擔遮換位

【體路專訊】啟德體育園今日(16日)舉行第2場測試賽,由15人欖球港隊與巴西在青年運動場合演「國際欖球邀請賽」。入場安檢等安排在天雨下大致暢順,惟有市民反映乘的士到場時發現交通指示不清晰,看台前數排的觀眾亦要冒雨撐傘觀賽。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形容戶外場地有座位未有遮擋的情況普遍,相信「將來大家熟習環境後就知道天雨有甚麼要準備,並會繼續檢討交通標示,惟再次呼籲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到場。體育園下周會舉行壓力測試,室內體藝館下月7日會舉行2場籃球測試賽,主場館測試賽則會於1月舉行。

運動場門外設多個安檢口。

市民要將長傘及水樽等寄存在運動場門外。

有市民到場欲購票惟摸門釘。

今場15人欖球友誼賽是啟德體育園第2場測試賽,亦是首場國際賽。相比3星期前的乙組足球聯賽測試賽,體育園今日在場內設置更多安檢櫃位,亦安排「無隨身袋賓客通道入口」讓部分球迷可更快入場。雖然欖總、政府及體育園日前已開記者會提醒入場市民不可攜帶長雨傘、食物及飲品進場,但今午下起大雨之際仍有不少市民帶同長遮要在門口寄存。今場賽事不設現場售票,有市民到門外售票處但最終摸門釘而回。

場內設施方面,今次的自動售賣機因停售樽裝及罐裝飲品而停用,觀眾需在小食亭購買飲食,同時有膠杯裝啤酒發售。看台上增設記者席,有電源提供及無線上網,不過記者室在容納近30名傳媒後已經爆滿亦未有足夠冷氣。

今次賽事有售賣大樽裝啤酒。
記者室
看台記者席

過去入場觀看香港七欖多年的Silvan由金鐘乘車到宋皇臺站,形容到啟德體育園的交通十分方便:「港鐵20分鐘、步行5分鐘,一切都很簡單,平時由銅鑼灣到大球場的路程還更久,就算再遠少許到主場館亦無甚問題,而且這是體育比賽,大家都應該做做運動!」他又指購票、入場及安檢等安排都非常順暢,期待明年香港七欖移師主場館舉行。

不過並非每位觀眾都有順暢體驗。與女兒及朋友入場感受新球場氣氛的張先生乘的士到場,惟一行人欲在與主場館之間的承啟道下車時才得知去錯位置:「那裡有一、兩個職員,他們叫我們返到宋皇臺站那邊(世運道)下車,所以兜了一個大圈。幸好大家都知道目的地在哪,不過司機就有點混淆,因為交通指示比較少。」他續指安檢的流程尚算順暢,惟寄存水樽的指示不清晰,在小食亭買食物時亦不太順暢,惟形容整體體驗仍算合格。

然而現場到比賽尾段下起大雨,即使看台有上蓋,惟最前約4、5排觀眾仍被雨濺濕,大批觀眾邊撐傘邊離座,只有少數人留在座位上繼續觀賽。撐著雨傘留座的Shaun笑言過往在大球場同樣要冒雨睇波,感覺不太差,但亦認為體育園在設計看台時可多作考慮前排觀眾或會被雨濺濕。

Silvan(左)與子女入場。
張先生(左)
Shaun
大會在散場時向觀眾派發雨衣。

多名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保安局局長鄧炳強、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及體育專員蔡健斌,以及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都有到場視察。

楊潤雄賽後與身兼跨部門演練小組執行的警務處副處長(行動)周一鳴及欖總會長施文信見記者,透露欖總共售約3,000張門票,最終有約2,500人入場,形容即使人數較多及天氣惡劣,今日比上次測試賽仍大致順利。他指當局因應上次的意見回饋已在不同方面有改善,並感謝欖總安排大量雨衣離場時派予觀眾。

對於看台前排觀眾需冒雨觀賽,楊潤雄指其他場地同樣有位置未設遮擋,形容是「戶外場地會發生的事」:「他們(觀眾)今日有些都找到地方坐,其實安排大致暢順,將來大家熟習環境後就知道天雨有甚麼要準備。」至於交通指示不清晰方面,他強調當局一直呼籲市民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到場,惟亦會繼續檢討交通標示,並稱世運道落客區已有擴闊。

啟德體育園下周會舉行5,000 人的壓力測試,室內體藝館下月7日則會兩場籃球測試賽,分別為學界熱身賽及全運港隊熱身賽,主場館則會於1月舉行測試賽。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左)及體育專員蔡健斌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
香港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

圖、文:麥景智、許嘉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啟德體育園|第2場測試賽天雨下舉行 觀眾被雨撇急擔遮換位

Posted on

拳擊|泰臣相隔19年再戰職業賽 激鬥8個回合不敵保羅揚言非最後一役

【體路專訊】58歲的傳奇拳王泰臣(Mike Tyson)周六(16日)復出,惡鬥職拳手保羅(Jake Paul)。雙方最終激戰8個回合後,3名裁判一致判決保羅獲勝。 久休復出的泰臣賽後未有正面回答是否生涯最後一戰,他僅回答「我不知道!」

(圖:Netflix X)

泰臣對保羅之戰原本定於今年7月上演,惟當時泰臣因胃潰瘍而宣布推遲至今日開打。由於傳奇拳王已年屆58歲,故規則方面亦與其他賽事有所不同。今仗進行8回合,每回合2分鐘,雙方亦會使用較重的14安士拳套,而非標準的10安士,以減低擊拳時的威力。另外,大會表示泰臣身體狀況符合比賽要求,亦定今仗為職業賽事。

(圖:比賽截圖)

自2005年後再戰職業賽事的泰臣早段採取主動,在首2個回合點數稍勝。不過第3回合起,久疏戰陣的泰臣開始顯得吃力,他體能下降令保羅逐漸奪回優勢。戰至第5回合,保羅更多次擊中泰臣的臉部,前者在回合結束時狀甚痛苦。第8回合結束前最後幾秒,在勝負已分的情況下,保羅向泰臣鞠躬致敬。最終3名裁判裁定保羅以80:72、79:73及79:73獲勝。泰臣落敗後,職業生涯戰績改寫為50勝7負;至於保羅的生涯戰績改寫為11勝1負。

(圖:比賽截圖)

泰臣賽後被問及未來會否再度出戰職業賽,這位傳奇拳王繼續保留其霸氣的一面,並回答:「我不知道!」至於獲勝的保羅指泰臣是傳奇,很榮幸與他作賽。雖然主辦單位未有透露今仗為二人帶來的確實收入,不過據美國CBS電視台引述DraftKings Network,泰臣在今仗的收入約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保羅則袋走4,000萬美元(約3.12億港元)。

文: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拳擊|泰臣相隔19年再戰職業賽 激鬥8個回合不敵保羅揚言非最後一役

Posted on

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83):現代射箭運動的道與術(一)

【體路專欄】「練習場裡,燈火通明。師父讓我把一根細長如織針的線香插在箭靶前的沙堆中,但不讓把沙堆中的燈點亮。四周黑漆漆的,我甚至連靶的輪廓都看不到。就這樣,師父『翩翩起舞』​,展開儀式。他的第一箭從耀眼的明亮處直射黑暗之中。只憑聲音,我也知道箭已中靶。第二箭也同樣正中靶心。當我將箭靶處的燈打開時,我詫異地發現,第一箭不偏不倚地穩紮在黑色靶心的正中,而第二支箭則劈開了第一箭的尾部,穿過箭身,緊挨第一箭嵌在旁邊……」。這段描述摘自德國哲學家赫立格爾(Herrigel)所撰寫的《箭術與禪心》,文中提到的師父便是日本著名的傳統弓道大師阿波研造。相對於術的練習,傳統弓更強調射手與自己的較量,即對弓道的追求。射手只有在心境純淨、心無旁騖時,箭術方可發揮地淋漓盡致。

將視線拉回到現代射箭運動,借鑒傳統弓對道與術的劃分,我們嘗試從這兩個角度重新理解現代射箭運動。從「術」的角度出發,現代射箭運動就是對技術動作的重複練習,並形成無需意識參與的肌肉記憶,而運動員拉弓和放箭的目的就是為了射中靶心。相對於具體的術,“道”則更加抽象,它是內在的修養,是個體在經過大量的重複後,對事物規律和真諦產生新的見解。從這個角度出發,射手追求的是射箭過程中內在的安寧,即放棄對一切事物的執著(例如靶心、獎牌等),進入全然無我的狀態,依靠自己的直覺和定力,不加抵抗而水到渠成的撒放。如果說“術”是現代射箭運動員對技術動作的重複練習,那麼「道」就是運動員心理層面的不斷磨礪與精進。

從術的角度看現代射箭運動

競賽規則:奧運會射箭比賽採用單淘汰賽制,其中個人賽分為排位賽、淘汰賽和決賽。以反曲弓為例,首先進行排位賽,每人射6組箭,每組6隻,共36隻箭。10-20分鐘的休息時間之後,同樣的程序再完成36隻箭的撒放,最終以72隻箭的總成績排出1-64名。根據淘汰賽配對表,第1名將對陣第64名,第2名將迎戰第63名,依次類推。淘汰賽採取局數制,每局每人射3隻箭,環數高者可獲2分,平手則獲1分。最先取得6分者晉級,若5局過後分數相同,則加射一箭決輸贏。最後決出8名運動員進入決賽,決賽規則與淘汰賽相同。

項目特征:射箭動作看似簡單,但其精確度要求非常高,各動作階段要環環相扣。隨著近年來競賽規則的不斷修改,現代射箭運動更加強調了動態中求准、求快、求穩的特征。其中,動是為了靜,快是為了穩,而穩又是准的前提。為了避免射箭過程中,弓的上下左右晃動,射手需要積極、持續、均勻地主動用力,從中尋找暫時的、相對穩定的最佳撒放時機。如果運動停止或者刻意通過蠻力保持拉弓姿勢不變,反而會造成動作用力的停頓,肌肉的僵硬,最終導致用力的不平衡和不流暢。所以現代射箭運動的技術動作越來越簡練,動作準確性和一致性要求越來越強,動作節奏越來越明顯(時間短、節奏快),單支箭完成的時間越來越短(快箭)。目前,精英運動員的瞄準時間可以壓縮到1-3秒,整個射箭動作的完成也只需要5-8秒,例如韓國運動員金水寧從拉滿弓到撒放的時間不足1s。此外,動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除了要求命中的精確度,還包括技術動作的精確性,即要求每一隻箭的發射都必須做到高度一致,例如動作的肌肉用力、拉弓距離、各個動作階段的時間、發射角度、單支箭的行為程序等保持一致,這一切又都基於大量的重複訓練。

射箭的動作階段:完整的射箭動作可以分為企位、搭箭、審靶、扣弦、舉弓、拉弓、固勢瞄準、持續加力、撒放、觀察反饋等階段。每一階段技術動作的時間節奏是衡量動作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而且射手的持弓穩定性、瞄準能力、撒放控制能力對於當下的表現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持弓穩定性,反映了射手控制肌肉和防止多餘動作出現的能力,是人-弓整體穩定性的最終表現。瞄準點晃動的頻率和振幅越小,晃動的區域越小,持弓穩定性就越好,當瞄准點晃動的形狀趨於圓形時,射手的整個持弓動作也就更加合理、協調。

瞄準能力,指射手將弓指向靶心的能力。包括瞄準精度和瞄準時間。瞄準精度表明瞄准點離靶心的程度;瞄準時間是指靠弦動作開始到撒放階段所用的時間。精英運動員的瞄準時間通常維持在3秒以內,如果在最佳撒放時機,拖泥帶水,就會出現瞄準點的跳動,有時還會導致遠箭。

撒放控制能力,撒放過程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時間非常短,依靠射手的感覺和反應能力。撒放時機是最終成績的主要影響因素,它能補償持弓穩定性和瞄準能力帶來的不利。

参考文献:
奧根‧赫立格爾.(2024). 箭術與禪心:一位西方哲學家的禪悟實錄 (斳婷婷 譯).北京好讀經典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黃新娟. (2021). 射箭運動員快節奏打發. 科學訓練與管理. 29 (4). 90-91.
王三保, 劉大慶. (2013). 射箭淘汰賽製勝要素理論探析.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36.129-134.

 

 

 

 

 

 

 

 

作者:牛鵬程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會員
國際運動心理學會註冊執業師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83):現代射箭運動的道與術(一)

Posted on

D1學界籃球|滙基補時勇挫漢華闖4強 張振興名次賽輕取桂華山

【體路專訊】「2024-2025港九D1中學校際籃球比賽」今學年起港九兩區合併下增設8強賽,滙基書院(大坑東)周五(15日)在彩虹道體育館男子A Grade127秒的補賽中,憑倫子日轟入關鍵三分,加上魏俊偉兩罰全中,以4946擊敗漢華中學,下周二(19日)將硬撼英華書院爭入決賽。

漢華與滙基在周二的8強加時階段戰至44:44平手,惟因租場時段結束而被迫擇日補賽(相關報道:D1學界籃球|漢華滙基戰至加時 康文署趕人擇日補賽 英華挫聖若瑟闖4強),兩隊今日在彩虹道體育館再度交鋒,擁球權的漢華在初段較多起手機會,並由楊俊偉鏟籃得手先開紀錄。不過,日前助滙基將比賽拖至加時的倫子日再展「大心臟」本色,在隨後的攻勢射入關鍵三分,加上隊友魏俊偉兩罰全中,以49:46擊敗漢華,一眾球員在完場哨聲響起一刻難掩興奮,就連主帥王家怡也喜極而泣。

港九兩區今年合併後,D1組24支參賽球隊先分成4組作賽,每組前兩名出線8強。合併後的D1組共有6個精英賽名額,意味8強賽取勝的4隊率先獲得入場券,落敗4隊則要再以淘汰賽爭奪兩個精英資格。滙基此仗獲勝並穩奪精英賽席位,贏波功臣倫子日賽後難掩激動,為努力終獲回報而高興,「我為了打精英賽努力7年,還特意轉校到滙基重讀,這段等待的時間真的很漫長。我平日會幻想自己在學界射入很關鍵的球,為此也練習了很久,真的很開心。」

由於補賽只得1分27秒,倫子日坦承要改善入局慢熱的毛病,只能調整心態,「我們平時比較慢熱,但今天只有分半鐘,如果我們打得不好、不認真去搶每一球或好好把握每一次攻勢,我們付出的一切就白費了。」他續指,生涯首次取得精英賽資格對自己意義非凡,「打入D1學界四強、入精英賽、能在修頓比賽,這已經是學界最高水平,所以我覺得是對自己努力的一種肯定。」

滙基將於下周二(19日)在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4強硬撼英華書院,而寶覺中學則於另一場4強與拔萃男書院碰頭;而落敗的漢華則於下周五(22日)的排名賽鬥聖若瑟書院,爭上精英賽尾班車。

滙基書院(大坑東)擊敗漢華中學,晉級4強。
倫子日(左)射入關鍵三分
魏俊偉(中)
滙基教練王家怡(前)
楊俊偉(中)
施梓燁(左)最後一擊無功而返。

滙基教練王家怡在獲勝後喜極而泣。
倫子日(左)與魏俊偉(右)興奮擊掌。

頭場方面,張振興伉儷書院在排名賽憑盧偉傑轟下全場最高的19分,以3622輕取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張振興隊長劉卓霖賽後表示,球隊在防守方面打出賽前部署,惟進攻方面把握力未如理想,即使憑這場勝仗拿下精英賽資格,球隊也未能鬆懈,「現在不算鬆一口氣,因為我們的任務剛剛開始,希望在精英賽可打入4強,若遇上寶覺中學也想復仇。」

盧偉傑

余俊羲(中)射入3球三分,全場取得17分。

圖、文:許嘉明

 

港九區D1學界籃球男子組4強賽程

日期:2024年11月19日

時間:下午4:15

對賽:寶覺中學 VS 拔萃男書院

時間:下午5:30

對賽:英華書院 VS 滙基書院(大坑東)

地點: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

港九區D1學界籃球男子組排名賽賽程

日期:2024年11月22日

時間:下午4:15

對賽:聖若瑟書院 VS 漢華中學

地點:彩虹道體育館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D1學界籃球|滙基補時勇挫漢華闖4強 張振興名次賽輕取桂華山

Posted on

毅行者|外籍隊伍冒雨完成100公里 首名11小時42分率先衝線

【體路專訊】本地每年越野盛事「樂施毅行者2024」,周五(15日)於西貢北潭涌雨天出發下起步。最終隊號8049的外籍跑手隊伍以11小時42分率先完成100公里路線。至於,由「怪獸」曾福祥、「鷹鷹」曾進傑、陳家強及吳瑋曦組成的隊號4048隊伍,則以5小時46分完成「40周年限定版」路線。

今年是「樂施毅行者」舉辦 40 周年,主題為「毅行 40『堅』並肩」,活動今年共逾 4000健兒、合共超過 1000支隊伍報名參與。今年活動起點為西貢北潭涌,終點設於屯門哈羅香港國際學校。各支四人隊伍須於48小時內走畢100公里麥理浩徑及其他接續路段,今年同時增設路程較短的40周年限定路線。

隊號8049的外籍跑手隊伍以11小時42分鐘率先完成100公里。

100公里路線方面,隊號8049以11小時42分率先完成,隊員包括Jeffrey Ian Campbell、Ryan Rogerhelan、Alexandre Francis Bernand Neyrinck及Lodewijk Vriens。冠軍隊成員Jeffrey Ian Campbell隊員表示:「我與隊友並肩作戰,完成了我的第四次樂施毅行者。山上天氣很熱,但一整天我們都跑得比預期快一點,雖然每個人在過程中都有低潮,但我們沒有放慢腳步,沿途不斷互相照顧。我很滿意今次成績。」

一眾嘉賓在終點迎接100公里路線首名衝線隊伍。
「怪獸」曾福祥、「鷹鷹」曾進傑、陳家強及吳瑋曦以5小時46分鐘率先完成「40周年限定版」路線。

「40周年限定版」路線方面,則由「怪獸」曾福祥、「鷹鷹」曾進傑、陳家強及吳瑋曦組隊以5小時46分完成。曾福祥表示:「很開心可以跟隊友一齊走過今年樂施毅行者『40周年限定版』,今日天氣雖不似預期,路況較難走,但其實也是大自然一部分,令整個遠足籌款活動更深刻難忘。」

樂施會籌款及傳訊總監王灝鳴今早亦在開賽前回應毅行者六號檢查站的物資被猴子圍搶事件,他形容為「馬騮一年一度自助餐」,雖帶來影響和破壞,卻是難以避免,他指義工會就此再補充食物及物資。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毅行者|外籍隊伍冒雨完成100公里 首名11小時42分率先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