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女子桌球大師賽|吳安儀不敵「世一」奪季 伊雲絲七度封后破紀錄

【體路專訊】一連3天的女子桌球大師賽周日(24日)落幕,世界排名第2的香港首席女將吳安儀連闖兩關晉級決賽,再與泰國「世一」勒查露(Nutcharut Wongharuthai)巔峰對決,最終「四眼Cue后」力戰6局後以2:4告負無緣決賽,與中國世界冠軍白雨露並列季席。至於英國名將伊雲絲(Reanne Evans)「女王回歸」,於決賽以4:3力挫勒查露,紀錄性第11次稱后。

(圖:Women’s World Snooker)

女子桌球大師賽在11月22至24日假英國寇斯頓(Coulsdon)舉行,吸引包括世界前列球手在內共39人參加,港隊亦有6位女將出席。當中「世一」吳安儀以種子身份免戰小組賽直入16強,首戰以3:0(62:39、63:43、107:1)輕取隊友蕭詠雯,8強與印度Amee Kamani爭持激烈,「四眼Cue后」先失2局(21:110、32:71)下絕地反擊,連扳三城(78:16、72:16、63:43)實現逆轉。

(圖:Women’s World Snooker)
(圖:Women’s World Snooker)

吳安儀晉級後硬撼宿敵世界「一姐」勒查露,可惜落後1:3下未能再次扭轉劣勢,卒以2:4(38:72、81:16、55:64、37:52、83:4、36:67)吞敗,4強上止步。另一場準決賽,應屆世界冠軍中國新星白雨露亦以局數2:4不敵12屆世界冠軍、英國「女王」伊雲斯。後者在決賽保持火熱手感,激戰7局後以4:3絕殺勒查露,把自己保持的大師賽奪冠紀錄增至12次,同時打破自己禿2023年9月以來的錦標荒。

(圖:Women’s World Snooker)
(圖:Women’s World Snooker)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女子桌球大師賽|吳安儀不敵「世一」奪季 伊雲絲七度封后破紀錄

Posted on

運動科學教室.Eric Poon|肌力訓練如何提升游泳表現?

【體路專欄】科學化訓練是提升游泳表現不可或缺劃的一環。恆常的池中專項技術訓練固然首要,但高水平的運動員往往會輔以陸上進行的體能訓練,來提升最大肌力和爆發力,並改善肌肉不平衡和泳式效率。近年,國外研究更尤其針對肌力訓練對提升「起跳」(starting dive)出發和「轉池」(turn)蹬牆表現的功效。

肌力訓練提升起跳表現

項目距離越短,起跳出發所佔的比重越大。例如在50米的短途游泳競賽中,起跳出發及起跳後水底動作的距離,便已經佔上約30%的比賽時間,往往是勝負成敗的關鍵。

英國有團隊曾於2009年作一項研究,安排22位青少年游泳運動員隨機分成兩組: 其中一組如常進行專項訓練,而另外一組則額外進行每周兩次、每次1小時的增強式跳躍訓練,內容包括深蹲跳(squat jump)、反向跳(CMJ)和着地反彈跳(drop jump)等。經8星期的訓練後,額外進行跳躍訓練的一組的起跳表現明顯較佳,例如能提升入水速度和增加起跳後至接觸水面的覆蓋距離。

現今大部份精英選手會採用「起跑式」起跳 。(圖:體路資料庫)

此外,教練團隊在設定肌力訓練時,亦可考慮運動員所採用的起跳形式。常見的起跳方式可分為雙腿平排、用腳趾勾著跳台固定的 「抓台式」(grab start)和雙腿前後分開的「起跑式」(track start)兩種。現今大型國際比賽上,大部份精英選手會採用「起跑式」起跳,因這方法往往能更快發力和帶來較高的入水速率。然而,由於「起跑式」起跳時兩腿會前後分開(split stance),因此運動員在長期訓練下或會出現雙腳力量不平衡的問題,教練團隊在有需要時可為差異較大的運動員作針對性訓練改善(如單腳練習)。

肌力訓練提升轉池表現

轉池推蹬動作
反向跳訓練動作示範

隨着游泳項目距離增長,運動員需要轉池的次數也越多。每次轉池接觸牆邊的平均時間介乎 0.3-0.5 秒,如能掌握有效的轉池技術,加快蹬離速度,這對於轉池較多的中長距離項目(尤其短池比賽)相當有利。鑒於轉體發力期間的推蹬動作亦與反向跳相似,故上文提及針對起跳動作的增強式跳躍訓練,原理上也可提升運動員的轉身推進動力。值得注意,當競賽項目距離越短,泳手靠牆邁進的速度越快,轉身後推進的距離相對越遠。當中所需求的最大爆發力,可透過週期性的肌力與速度訓練交替,以及進階的負重力量訓練技巧(如奧林匹克式舉重動作)去建立。

文:Dr. Eric Poon(運動科學系博士)

(感謝游泳教練黃彩雲及肌力與體能教練袁晞彥為文章提供寶貴意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科學教室.Eric Poon|肌力訓練如何提升游泳表現?

Posted on

跆拳道・專訪|一生懸命跆拳道 楊志英從道館中悟出的嚴己人生

【體路專訪】一生懸命,談何容易?楊志英(楊sir)的跆拳道起點,已經要追溯到半世紀之前,多年來堅持的嚴己格言,為的就是每次比賽都能打出比上一次更進步的表現。即將在下月初為港隊披甲,於紅館出戰跆拳道品勢世錦賽的他揚言要在跆拳道的路上「一直打落去」,更對於與擔任人氣男團Mirror隊長的兒子楊樂文(Lokman)對調身分感到興奮,「今次輪到我上台!」

進行訪問當日,記者打算先為楊sir拍攝專訪封面照片,然後才進行問答。楊sir看見拍攝成品後的一番說話令我印象深刻,「哎呀!我的姿勢做得不夠好,背挺得不夠直,請問可不可以再影一次?」楊sir隨後再做出幾乎一模一樣的姿勢,若非他其後解畫,我也未必看得出分別。原來在普通人眼中的「毫釐」之別,在嚴格的楊sir眼中有著「千里」之差。

67歲的楊sir是現時品勢跆拳道港隊內,唯一一位參加65歲以上組別的成員。回想初接觸跆拳道之時,他指這項運動仍未在香港普及,道館的數量也是寥寥可數,「當時家人不知道甚麼是跆拳道,我也是在15、16歲的時候經同學介紹才認識,然後就跟了他去道場一起訓練。那時候沒有地蓆,大家都是直接踩在階磚地上訓練。」楊sir透露自己以前也是坐不定的孩子,剛開始學習跆拳道之時也覺得安靜下來有一定難度,「我小時候都是那種通山跑的小朋友,但跆拳道相對靜態一點,你要很專心去做那個動作,所以學識控制自己十分重要。」

楊sir參與的品勢跆拳道並不會進行任何對打,而是會按照運動員耍出的跆拳道套路動作評分,因此亦比一般的搏擊更適合都市人參與,「不同年紀的人都可以參加品勢跆拳道,因為它完全不會有身體接觸,純粹就是挑戰自我、嘗試去尋找自己最好的一面的運動。」正是因為品勢跆拳道訓練是一種自我修行,楊sir表示從中領悟到不少人生道理,從而塑造了今日的自己,「跆拳道帶給了我很多做人處事的啟示,尊師重道、嚴守紀律、克己修身、以禮待人……這些都是我打跆拳道時學到的價值觀。」

儘管長大踏入社會後,分配予跆拳道的時間減少,兼顧工作與訓練也令楊sir消耗更多精力,惟他笑言不會因此覺得辛苦,反而是樂在其中,「一直以來,我都沒有出現放棄打跆拳道的念頭。因為跆拳道訓練就是要鍛鍊我們的耐性,堅忍地去解決、面對問題。而且人生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啟發和歷練,所以通過不斷練習,才能夠時刻警惕自己做得更好。」

品勢跆拳道港隊於大約13年前成立,楊sir就在翌年通過甄選加入成為其中一員。他現在除了會兼顧港隊訓練,也會抽空擔任興趣班教練,推廣本地跆拳道發展,學員更是遍布各個年齡層,「跆拳道的規矩眾多,對於小朋友修心養性有一定幫助。訓練裡面也會有很多增強平衡能力、肌肉強度的訓練,長者學習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益處。」

不論是擔任課堂上的導師,抑或是作為港隊年輕一輩心中的大師兄,楊sir時刻提醒自己要以身作則,「『做』很多時候比『講』來得實際,很多小朋友看到別人怎樣做,自己都會跟著做,所以要做好一個榜樣,讓他們可以學習。」除了指導一眾後輩,楊sir也會自強不息,不斷在跆拳道路上追求突破,「自己不時都會留意太極、空手道等套路武術,閱讀一下文獻,跟他們的教練交流,尋找借鏡的地方。」

身為跆拳道愛好者,楊sir也曾在1對子女兒時教授他們跆拳道,但2人其後也因為各自的興趣未有追隨爸爸的步伐。當中兒子Lokman考獲黑帶後選擇轉戰舞壇,現時更是在人氣男團Mirror中擔任隊長一職,「我在他(Lokman)大概8歲左右學習教他跆拳道,最重點是希望教導他守紀律、做正確的行為,同時都想鍛鍊他的身體,希望強壯一點。」

儘管子女最後均未有選擇在跆拳道方面繼續發展,楊sir卻未有對此感到失望,更全力支持他們敢於做喜愛的事,「我找到自己的興趣,才會開心和全心全意去做。所以即使強逼他們續續學(跆拳道),他們如果心不在焉也是沒有用的。反而見到他們現在發崛到自己的興趣,全心全意去發展,我會更加開心!」

「跆拳道品勢世錦賽」將於周六(30日)起一連5日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今年5月勇奪亞錦賽65歲以上組別銀牌的楊sir屆時亦會在主場出擊。他透露為了準備是次賽事,港隊在大半年間由每星期訓練2日增加至每星期練習6日,自己為此也十分感激家人對自己的體諒,「見家人的機會是少了很多,但很多謝他們理解我為了這次比賽做出的努力。」楊sir指家人亦會前往紅館觀看自己作賽,更對於與Lokman交換身分感到奇妙,「今次輪到我上台!我已經通知他們,他們都表示會來支持,我也覺得十分高興。希望能夠在主場觀眾面前,嘗試一下衝擊冠軍。」

楊sir的透露口罩是自己訓練的「秘密武器」,用以模擬高原訓練的環境

如果攞到冠軍,會不會想開設屬於自己的跆拳道道館?「其實開道館是每個教練的夢想……」楊sir回答,「……但香港環境競爭力太大,加上場地有限,因此到現在也未有機會實現到。」他亦解釋由於現時要兼顧港隊練習,如果開設私人道館或會未有足夠時間照顧學生,「我不希望教學質素受到影響。這樣說吧,『我是有這個意願,但現在未是時機。』」

談及未來的打算,楊sir就表示不會擔憂年紀漸增,而負荷不了跆拳道訓練,「以往我工作時有機會疏於練習,身體因此到處都出毛病。反而現時專心訓練,精神變好了,病痛也減少,身體狀況也有所改善。」他指自己在跆拳道路上會永不停步,不斷力爭上游,更放言,「只要香港跆拳協會給我機會,我就會一直打落去!」

楊sir與韓國籍港隊教練

圖、文:李科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跆拳道・專訪|一生懸命跆拳道 楊志英從道館中悟出的嚴己人生

Posted on

劍擊|佘繕妡生涯首奪世界盃銅牌 慶幸低潮仍相信自己

【體路專訊】香港劍擊隊在重劍世界盃溫哥華站連創歷史,巴黎奧運代表何瑋桁及世大劍后佘繕妡於男、女子個人賽攜手取得銅牌,同樣生涯首次踏上世界盃頒獎台。佘繕妡賽後接受《體路》越洋訪問時坦承近年曾經歷迷茫及自我懷疑的低潮,但最重要的是從失敗中學習,她亦盼這面獎牌鼓勵港隊女重的隊友,同樣相信自己有力實現夢想。

自2022年巴塞隆拿世界盃後,佘繕妡經過一年半的努力,終在溫哥華世界盃再次殺入8強,並戰至「決一劍」以10:9絕殺世界排名第3、今站頭號種子意大利代表Rizzi Giulia,生涯首次晉身4強;她在準決賽面對韓國名將宋世羅,力戰下以8:15告負,在不設銅牌戰下仍首嚐世界盃獎牌滋味。

現年23歲的佘繕妡年紀輕輕已在劍壇嶄露頭角,不論是亞洲青少年錦標賽、亞洲U23錦標賽、世界青少年錦標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或全美大學聯賽(NCAA),她亦試過贏得金牌。不過,她直言在東京奧運過後曾經歷低潮,「那時候我很年輕,當所有人都注視我打個人賽,但我卻發揮得不好,這種感覺顯然很差。你知道進步需時,但很多次我都是『爭少少』,好像陷入樽頸,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每次失敗都會令我有所成長,只是我在當下看不到這一點。」

提到首次在成年組世界盃踏上頒獎台,她不諱言意義非凡,即使爭奪巴黎奧運資格失敗,但過去一年休學卻沒有白費,「其實有很多時候,我都是『爭少少』就輸了,身邊有很多人都會替我感到可惜,但我覺得可以用另一個心態看待成敗,其實輸了不是大的問題,反而會讓你有更清晰的方向去追求目標和夢想。我停學一年,加上之前的經驗都幫我準備了今季的比賽,我在賽前一直跟自己講,『要相信自己,我是有能力的』,就算失分也不要緊,還是要專注當下去爭取每一劍,今次的獎牌就是用這心態贏回來。」

身高1米69的佘繕妡續指,自己身形上沒有太大優勢,但勝在意志堅定,「我不是特別高大,打不了手長腳長那一套,但無論經歷多少次失敗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重新振作,繼續朝目標努力。」前「世一」劍后江旻憓(Vivian)在今夏巴黎奧運奪冠後急流勇退,佘繕妡期望自己的銅牌能夠鼓勵港隊隊友一同努力,繼續相信自己有力實現夢想,「除了Vivian之外,我們沒人試過贏獎牌,希望這證明給師妹、或是任何劍手知道,只要你努力付出,追求任何夢想都是可能的。我真的很想在成年組的國際賽贏獎牌,這次做到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給我多一點信心繼續向前走。」在開季之前,佘繕妡曾指今季目標為贏得獎牌,她笑言沒想到這麼快能達成目標,「希望接下來可以再次贏得獎牌,來年的亞錦賽和世錦賽,也是我的目標。」

至於為男重港隊贏得首面世界盃銅牌的何瑋桁,則於社交媒體恭賀佘繕妡,亦對兩人攜手創歷史感高興。他表示:「自問自己是一個喜歡天馬行空想像的人,成日都幻想自己有冇機會有一日可以企喺世界賽嘅頒獎台上面。雖然今次比賽前都默默許願可以企上頒獎台,但係當真係入到四強嘅時候,自己都仲係唔敢相信。」他又稱太想把握這次機會的原因,令準決賽發揮得未如理想,以13:15不敵西班牙 Eugeni Gavalda後,也感到失望及不忿,但會珍惜今次的獎牌,從中所得的經驗和信心,希望佳績陸續有來。

文:許嘉明
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佘繕妡生涯首奪世界盃銅牌 慶幸低潮仍相信自己

Posted on

WTT總決賽|王楚欽橫掃張本智和三連霸 捱過低潮破半年錦標荒

【體路專訊】世界乒乓球(WTT)總決賽(年終賽)周日(24日)在福岡上演壓軸賽日,巴黎奧運會後因戰績下滑備受質疑的世界「一哥」王楚欽打出「爭氣波」,於男單決賽以4:0橫掃佔主場之利的日本名將張本智和,成就三連霸並打破半年冠軍荒!他賽後霸氣表示「這是我的主場」,更揚言要「忠於自己」:要充斥著那些自信才是我自己吧!

王楚欽自在巴黎奧運摘下混雙及男團2面金牌狀態陷入低迷,3個月內輸掉5場外戰,上一次在國際賽場男單奪冠已是5月的沙特阿拉伯大滿貫,被內地球迷口誅筆伐。「一哥」來到年終賽終於走出黑間,過關斬將連續3屆殺入決賽迎戰張本智和,兩人之前交手11次,王楚欽9勝2負包括對賽5連捷,今仗同樣佔盡上風,第一局火速入局,領先10:0下以11:2拔下頭頭,之後愈打愈順,再贏3局11:8、11:7、11:5奠勝,達成三連霸。

(圖:WTT)
張本智和(圖:WTT)
(圖:WTT)

王楚欽接受現場訪問時說:「沒想到能4比:0獲勝,困難準備很充分,2024不平凡的一年,有好與壞慶幸的是在年終還能擺出『3』這個手勢。想對球迷說的很多,確實能感覺到今天並不是誰的主場而是我的主場。 非常慶幸在職業生涯中能遇到你們,希望我們來日方長。」

鎖定年終「世一」寶座的王楚欽在賽後發佈會坦言:「我也沒想到會發揮成這樣,包括張本可能都沒想到。我能重新感受到勝利的聲音,球迷的聲音,對我來說很幸福。 打這個比賽之前,我並沒有對自己抱很大的期望,就想著能活一天是一天吧。 有一段時間受到了很多質疑聲也好,自我懷疑也好,包括一些自己身邊的人給的建議也好,有很多建議和聲音,去聽去感受,但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樣子。 最後我覺得還是要做我自己,自己去尋找自己認為對的那些聲音,要充斥著那些自信才是我自己吧!」

(圖:WTT)
(圖:WTT)
(圖:WTT)

王楚欽補充謂:「2024單打比賽結束了,每一個運動員在這一年都會經歷所謂的酸甜苦辣。 乒乓球是我們所謂的全部,但不是我們人生的全部,我們要盡可能取得最好的成績,但並不是打完以後就沒有了。 回頭看這段經歷都是寶貴的財富吧,希望通過自己這種經歷也好,創傷也好,讓自己不斷地長大。」

女單方面上演中國隊「內戰」,最終巴黎奧運女團金牌功臣之一的王曼昱打足7局,4:3(13:11、9:11、4:11、11:5、5:11、11:8、 11-:5)反勝陳幸同稱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WTT總決賽|王楚欽橫掃張本智和三連霸 捱過低潮破半年錦標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