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乒乓球|青少年挑戰賽萬象站落幕 張嘉鈺/林尚文U15混雙奪季

【體路專訊】一連四日的WTT青少年乒乓常規挑戰賽萬象站上周六(9日)落幕,港隊U15混雙組合林尚文/張嘉鈺雖於4強賽事以1:3不敵中華台北對手,不過在不設銅牌戰的情況下,仍然奪得季軍。

張嘉鈺(左)/林尚文(右)(圖:WTT)
(圖:WTT)

林尚文/張嘉鈺在32強以3:0(11:8、11:7、13:11)淘汰新加坡的Chua Jerius/Song Jessie,及後再直落三局(11:3、11:8、11:9)擊敗泰國的Thyme Ratanawachirin/Boonyaporn Meekaew。兩位港將於8強戰首局先輸8:11之下,連贏三局11:4、11:3和11:3反勝越南Dinh Khoi Nguyen/馬來西亞Yu Zheng Cheah,林尚文/張嘉鈺晉級4強戰面對中華台北的Yu Yi Ching/Kuo Yu Hsuan,以6:11先失第一局,雖然隨即以11:9追平局數,可惜未能乘勢追擊,最終再連輸兩局7:11、7:11,無緣決賽,取得並列季軍。另一港隊U15混雙組合方紫喬/季倫熙則在8強0:3(4:11、10:12、6:11)不敵韓國Lee Hangyeol/Kim Minseo,未能打入4強。

U19混雙方面,麥明芯/羅嘉杰在32強和16強先後擊敗越南和馬來西亞組合過關,晉級後被泰國組合Wasaphon Yatawanon/Phatsaraphon Wonglakhon直落三局淘汰,與另一港隊組合阮芯諾/黎騏豪同樣8強止步。

兩位U19港將黎騏豪和羅嘉杰除出戰混雙賽事外,亦有征戰男單,前者先在32強以3:2險勝新加坡的Ellis Matthew,再在16強擊敗印尼的Muhammad Junindra過關,但在8強直落三局不敵中華台北的Hung Jing-Kai出局,羅嘉杰在8強面對同樣來自中華台北的Chuang Chung-Yen亦以0:3告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球|青少年挑戰賽萬象站落幕 張嘉鈺/林尚文U15混雙奪季

Posted on

劍擊會長盃|青年賽生涯圓滿收官 薛雅齊放眼更大舞台

【體路專訊】隨著周日(10日)於會長盃劍擊賽獲得女子佩劍季軍,對於薛雅齊(Summer)來說最辛苦的賽季終於告一段落。回顧漫長一季,這名19歲港隊新星在國際賽交出相當亮眼的成績表,但她直言在獎項以外,更重要是心態上的成長,她亦期望新一季專注成年組可繼續進步,並以踏上奧運舞台為終極目標:「我知道運動生涯有限,所以每日都會朝著目標盡力,希望至少去到兩屆奧運。」

薛雅齊(左二)感激父母和妹妹薛雅致(右二)無條件的支持。 

劍擊港隊在今季增撥資源予青年隊外出參戰世界盃,而女子佩劍隊的主力薛雅齊亦交出一份相當亮眼的成績表——在去年底的韓國釜山和尼西亞哈馬馬特青年世界盃與隊友贏得團體賽團牌,今年2月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個人賽贏得生涯首面銅牌,再夥隊友贏得團體賽銀牌,7月首次出戰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即奪得個人賽銅牌。

回顧這個需要兼戰青年及成年組賽事的漫長賽季,薛雅齊不諱言是生涯最辛苦一季,「上年11月開季,打了3站青年世界盃,期間亦要兼顧成年組的賽事,還有亞青、世青、亞錦賽和世錦賽,加上剛完結的世大運,真的接近打足一年,但是我也很享受這生活。」

薛雅齊在亞青8強擊敗中國超新星潘其妙,第4次參賽終獲生涯唯一一面亞青銅牌,港將笑稱為自己增添不少信心,隨後於世大運面對韓國「世二」全河英,成年組的世錦賽突破64強、次圈僅負世界排名第8的法國好手Sara Balzer獲得生涯最佳的第30名,也令她自信可以挑戰世界,「我們打團體賽常常碰到韓國,我每次面對全河英都輸0:5、1:5,我以為在世大運會被她大炒,在世錦賽對Sara Balzer也是,但我告訴自己盡力打,拿到多少分就拿多少分。跟這樣高水平的劍手比賽機會難得,但打完之後我相信自己有力競爭,距離國際賽的16強或8強席位會愈來愈近,希望有一日可打入4強得獎。」

薛氏姊妹在會長盃8強對決,並由薛雅齊以15:9取勝。 

常言道心態決定境界,薛雅齊認為自己在今季的密集賽程中學會放下得失,在心態上有不少進步,「每個月都要打一、兩個比賽,這次比賽做得不好,就在下次再來,不執著最終成績令自己徒添緊張。」她笑言有時成績未能反映表現,即使未能登上頒獎台,自己仍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即使我世青在8強輸了,但我覺得當日的表現比世大運還好,成績未能完全反映我的狀態和表現,只是純粹是拿到獎牌,讓大家覺得我好像有實力。」

戰畢會長盃,薛雅齊高呼要先好好享受假期,隨後再與佩劍隊到泰國和日本集訓,為新賽季做好準備。對這名19歲港將來說,終極目標是2028年洛杉磯和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她更笑言已想好退休日程,「李(旭宰)教練說過想我去到至少兩屆奧運,希望我去到接下來兩屆就退役。正因運動生涯有限,我就只剩下7年去達成這些目標,所以我在每天都會為此努力。」

 

相關報道:劍擊會長盃|女佩劉綺程奪冠獲全運資格 偕男花林浩朗首度稱霸成年組公開賽

圖、文:許嘉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會長盃|青年賽生涯圓滿收官 薛雅齊放眼更大舞台

Posted on

先進游泳世錦賽|方力申200混封王 明戰100背爭第4金

【體路專訊】方力申第3金到手!這位前港隊「飛魚王子」繼續揚威獅城,周一(11日)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先進游泳錦標賽男子45至49歲組別200米個人混合泳以近2秒的優勢輕鬆封王,他明日(12日)將轉戰強項100米背泳,力爭個人第4面金牌。

去年奪得1銀1銅的方力申再戰世錦賽,合共參加4個項目,早前已獲200米背泳及200米個人混合泳冠軍,今日角逐200米個人混合泳亦游出2分16秒50率先觸池,他比亞軍的羅馬尼亞代表Tudor Ignat(2分18秒07)快了1.57秒,袋走第3金。方力申明日出戰最後一項-100米背泳,有力完成四金壯舉。

曾持有9項香港紀錄的方力申,曾於2000年悉尼奧運出戰200米背泳及400米個人四式,及後因踏足娛樂圈而在2004年正式退役。不過,他仍心繫泳壇,除了開辦游泳學校培育新血,近兩年亦有參加世界先進游泳錦標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先進游泳世錦賽|方力申200混封王 明戰100背爭第4金

Posted on

青少年壁球賽 |港將包辦男女U19三甲 麥浚熙鄧凱琳稱王封后

【體路專訊】「2025香港青少年壁球公開賽」決賽周日(10日)於香港壁球中心舉行。男、女子U19港將包辦三甲,並於決賽上演港青內戰,其中麥浚熙以3:2擊敗隊友王永權稱王,女子U19賽事頭號種子鄧凱琳(Helen)以3:1 擊敗隊友張芷晴封后。Helen賽後稱每次在港比賽時,容易感受到心理壓力,今次成功克服,自勉「不要想太多,盡全力去打」。女子U17港將鍾依伶(Elaine)就以2:3不敵馬來西亞選手Manivannan Jinoreeka Ning摘銀。

今屆賽事有來自14個國家或地區共295位選手角逐。早前助港隊相隔16年再於壁球世青團體賽奪銀牌的成員鄧凱琳、張芷晴、鄺恩琳包辨女子U19三甲。冠軍戰由鄧凱琳先以11:6、11:2迅速建立優勢,以2:0領先,第三局張芷晴把握鄧凱琳的失誤以11:0扳回一局,惟第四局未能乘勝追擊,最終鄧凱琳以11:6再下一城,局數3:1封后。上屆女子U17奪金的鄺恩琳,準決賽以局數2:3不敵鄧凱琳,季軍戰面對何咏珈以局數3:0(12:10、11:6、11:9)奪銅。

鄺恩琳於季軍戰勝出
鄧凱琳
張芷晴

Helen賽後表示,過往在本地比賽會因場地太熟悉及觀眾多為熟人,容易產生壓力影響發揮。今場則成功放下包袱,打出自信與實力,即使第三局狀態下滑,亦能迅速調整心態,自勉「不要想太多,盡全力去打」。提到早前在世青女團奪銀,除了感謝教練與家人支持,她認為獲勝的關鍵在於團隊面對逆境時的表現堅韌,在多次落後下反勝對手。現時PSA世界排名86的Helen目標在年底前闖入50名以內 。

男子U19決賽方面,麥浚熙激戰五局以3:2擊敗隊友王永權(12:10、8:11、8:11、11:9、11:4)成功奪冠。麥浚熙在先勝一局後連失兩局,拿下第四局的關鍵分穩住陣腳,最終連下兩城完成逆轉。賽後麥浚熙表示,雖然首局順利先拔頭籌,但當時手感未算理想,出現不少失誤,導致其後連失兩局。不過,幸好在第四局逐步找回比賽節奏,最終逆轉賽果。他坦言,雙方交手多年,過往面對王永權容易被對方的比賽狀態影響,今場面對同樣情況則刻意提醒自己要沉着應戰,不讓情緒打亂部署被對手節奏牽制。他透露明年一月將出戰英國青少年壁球公開賽,認為是個人青年運動員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仗,期望能在場上發揮訓練成果,取得佳績。

麥浚熙

王永權

女子U17 賽事港將鍾依伶苦戰五局以2:3不敵馬來西亞選手Manivannan Jinoreeka Ning摘銀。首局,Elaine在落後1:8下連追6分,惟未能逆轉先失一局8:11。第二局她迅速調整以11:6扳平,第三局遭對手打出11:2反擊,Elaine在第四局以11:8再度追平。決勝局雙方比分緊咬至「刁時」,Jinoreeka Ning在尾段連得4分,最終Elaine決勝局惜負10:12,局數2:3不敵對手摘銀。

鍾依伶
鍾依伶
Manivannan Jinoreeka Ning

鍾依伶賽後失落

Elaine賽後總結認為落敗主因在於自己入局較慢,被對手迅速拉開比分,其次在決勝局關鍵分時緊張影響了球路處理,但認為自己已盡最大努力,對賽果無憾。Elaine亦為早前奪得世青團體賽銀牌的港隊成員之一,談及首征國際賽事便獲獎,她特別感謝隊友陪伴作戰,出征國際賽事讓她從不同國家的強手交鋒中獲益良多,成難忘的回憶。

圖、文:實習記者吳昕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青少年壁球賽 |港將包辦男女U19三甲 麥浚熙鄧凱琳稱王封后

Posted on

七欖中學生亞錦賽|首次全本地球員陣容 港隊名列第六 教練黃詩雅:這是他們的起點

【體路專訊】第四屆「亞洲中學生七人欖球錦標賽」周日(10日)於京士柏運動場圓滿結束,此前三屆均稱霸的港隊今年首度以全本地球員陣容出賽,一連兩日賽事雖錄4連敗、排第六名,但在最後一場名次賽有梁迪緯取得賽事首個達陣。港隊教練黃詩雅賽後指港隊今屆以全本地學生陣容作賽屬一大突破,認為球員在兩日賽事越見進步,冀比賽成為他們運動員生涯的起點。

亞洲中學生七人欖球錦標賽每三年舉辦一次,上一屆賽事在2019年於馬來西亞舉行,2022年則因為疫情取消,而港隊此前已連奪三屆冠軍。港隊今次繼2016年後再次主場出擊,代表港隊出戰的球員必須在港就讀中學並居住至少3年,經選拔後最終選出12名18歲以下球員。除港隊外,今屆參賽隊伍亦有中國、哈薩克、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5支代表隊,6隊先分成兩組進行單循環小組賽,再以淘汰賽決定名次。港隊被編於A組,周六兩場小組賽先後以0:42及0:31不敵新加坡與泰國,周日上午則於首場淘汰賽以0:45不敵哈薩克,與中國爭奪第五名。

港隊最後一仗面對中國隊,開局中國隊靠兩個達陣及附加罰球早早拉開比數。易邊後,港隊成功突破中國隊防線,由張樂左路突破後傳給梁迪緯,後者成功達陣。奪得賽事第一分後港隊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放聲歡呼。雖然港隊終以5:29不敵中國,但仍贏得現場不少主場觀眾的掌聲。

港隊是次敬陪末席,教練黃詩雅坦言:「我明白大家會對港隊有期望,但今年有個很大的突破,我們全部球員都是香港本地學生,他們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代表香港出賽,在主場作戰雖然開心但亦有壓力,難免會緊張。」她續讚揚一眾球員的表現:「這兩日的比賽他們都在進步中,昨日初上戰場令不少球員受傷,導致今日只有七位球員能夠上陣,但他們仍然盡力打好這14分鐘。對他們而言,這只是剛剛起步。」她希望港隊球員未來能繼續發展,有日能再次披起港隊戰衣。

為港隊打開兩日來首個紀錄的梁迪緯表示:「我們一開始表現未必理想,其實都有點灰心,但其後在比賽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後改善,就能重拾信念去繼續打。我能夠成功達陣也不只是我自己的功勞,而是我們球隊合力不斷創造機會才有的成果。另外我自己有個座右銘:『奉獻是球員的義務。』我覺得只要肯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成功。」談及第一次穿起港隊球衣的感受,他則指:「緊張一定有,因為即使我們大部分球員都有比賽經驗,但代表港隊真的是第一次,是很大的責任。尤其我爸爸以前亦是香港欖球代表隊,所以我穿起這件球衣時就覺得我像他一樣。」

梁迪緯

賽事最終由馬來西亞31:26擊敗新加坡奪冠,泰國就於季軍戰10:5挫哈薩克。

圖、文:實習記者呂樂瑤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七欖中學生亞錦賽|首次全本地球員陣容 港隊名列第六 教練黃詩雅:這是他們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