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籃球】加素有愛 以初生女名字向拜仁家人致敬

籃球, NBA, 湖人, 加素, 高比拜仁
(Photo Credit:Pau Gasol Instagram)

【體路專訊】湖人前中鋒加素(Pau Gasol)的妻子Cat周日順利誕下女兒,兩人將自己的囡囡命名為Elisabet Gianna Gasol,以紀念已故摯友高比拜仁(Kobe Bryant),以及向拜仁的家人致敬;拜仁的二女兒Gianna在今年初的一宗直昇機意外當中,與父親及另外7人不幸辭世。

籃球, NBA, 湖人, 加素, 高比拜仁
(Photo Credit:Pau Gasol Instagram)

加素在囡囡出生後於個人Instagram發文寫道:「我們的小女孩終於來到世上了,生產過程順利,我倆都非常開心!Elisabet Gianna Gasol對我們這位非常漂亮的女孩來說是個非常有意思的名字!」加素在文末更附上#girldad的hashtag,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籃球, NBA, 湖人, 加素, 高比拜仁
(Photo Credit:Pau Gasol Instagram)

拜仁的妻子Vanessa隨後亦在自己的Instagram發文,寫上「我的教女出生了!」,加素之後留言說:「我們愛你!你會是Ellie Gianna最棒的教母。」

籃球, NBA, 湖人, 加素, 高比拜仁
(Photo Credit:Pau Gasol Instagram)

加素與已故的拜仁在2008至2014年間一同效力湖人,曾一同贏得兩次NBA總冠軍,兩人交情要好,即使加素之後轉投公牛,亦絲毫無損兩人的友情。拜仁及其女兒在今年初意外身故後,加素亦一直繼續支持及陪伴在Vanessa和她另外3位女兒身邊,眾人上月就曾經一同在三藩市附近「遊船河」。

籃球, NBA, 湖人, 加素, 高比拜仁
(Photo Credit:NBA.com)

去年離開公鹿後未有再落班的加素亦曾經在今年5月談及其亡友,他說:「我們之間有著很好的聯繫,這是很明顯的,拜仁將永遠以某種程度,和不同的方式與我和我們所有人在一起。」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加素有愛 以初生女名字向拜仁家人致敬

Posted on

【美網】添姆連追3盤Tie-break反勝施華利夫奪首「貫」

美國網球公開賽,網球,tennis,usopen,添姆
添姆揚威美網首奪大滿貫。(Photo Credit : US Open twitter)

【體路專訊】世界排名第3的奧地利名將添姆(Dominic Thiem)今晨在美國網球公開賽男單決賽創造歷史,以2:6、4:6、6:4、6:3、7:6(8:6)反勝好友德國新星施華利夫(Alexander Zverev),捧走職業生涯首個大滿貫,成為公開賽年代首位在落後2盤後下逆轉摘下美網錦標的球手,也是第一位打破「Big 3」壟斷的「90後」「貫」冠軍得主。

美國網球公開賽,網球,tennis,usopen,添姆
添姆(Photo Credit : US Open twitter)
美國網球公開賽,網球,tennis,usopen,添姆
施華利夫 (Photo Credit : US Open twitter)

今屆美網由兩位「90後」Icon添姆及施華利夫對決,前者往績以7勝2負佔優,最近3仗保不敗,此前3次打入大滿貫決賽(2018及2019年法網、2020年澳網)均飲恨而回,是役第4度衝「貫」賽後略被看好,然而他開局表現不似預期,未有打出應有水平,以2:6、4:6先失兩盤,第3盤也率先被「破發」落後1:2。猶幸添姆及時甦醒,放手一搏頑強反擊,終於反破對手兩個發球局,以6:4扳回一盤,乘勇再下一勢6:3,把比賽迫入決勝盤。

第5盤雙方都因緊張的心情屢次犯錯,互相失機又互相「破發」,當中添姆領先6:5下斷送「發球勝賽局」,被施華利夫拖入決勝局(Tie-break),添姆又一次在落後(3:5)絕境下實現逆轉,最終頂住壓力以7:6(8:6)奠定,奮戰7年如願捧走首個大滿貫獎盃,也成為大滿貫決賽史上第5位(之前4次法網)在落後2盤下能夠反敗為勝奪魁的網壇王者。

美國網球公開賽,網球,tennis,usopen,添姆
添姆(Photo Credit : US Open twitter)
美國網球公開賽,網球,tennis,usopen,添姆
(Photo Credit : US Open twitter)

頒獎禮上施華利夫率先發言,感激父母一刻數度哽咽落淚:「他們總在身邊支持我,很可惜這次他們不能跟我一起來到這裡。我真的很想念他們……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把冠軍帶回家。」隨後發表奪冠感言的添姆則變身暖男大哥哥,安慰好友:「我們2004年就認識,2015年一起成長,彼此競爭,很難想像真的能夠一起走到今天,我記得我們一起打馬德里決賽後,你告訴我總有一天能夠贏到冠軍,今天我要對你說同樣的話,你一定可以拿下大滿貫。」添姆最後表示,自己最大願望是2021年美網能正常地舉行,有觀眾前來觀戰。

美國網球公開賽,網球,tennis,usopen,添姆
添姆(Photo Credit : US Open twitter)
添姆(右)與施華利夫(Photo Credit : US Open twitter)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美網】添姆連追3盤Tie-break反勝施華利夫奪首「貫」

Posted on

【體路專欄】醣原負荷法(Carbo-Loading)

體路專欄,屈旨盈,跑步,running

【體路專欄】跑馬拉松之前,跑手們都好努力好俾心機做一件事──加碳,旨在將身體入滿油,減低比賽時「撞牆」同抽筋嘅機會。

碳水化合物係長跑最需要嘅能量燃料,進食後消化系統會將食物中嘅碳水化合物轉化為醣原(Glycogen),~75%儲存喺肌肉 ~25%儲存喺肝臟。好多時跑到攰係因為體內醣原耗損,醣原負荷法(Carbo-Loading)係透過有技巧地進食,令體內醣原水平喺賽前達到最高,延長比賽時燃料供應嘅時間。

我嘅做法係比賽前一星期開始慢慢減少訓練量(強度同里數都會),同時慢慢增加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我比較重視最後兩、三日,研究指出應進食每公斤體重 7-10g嘅碳水化合物,以50 kg女跑手來計,即等於350g – 500g,相當於 7-10碗飯嘅份量。

參考資料︰EP Fitness & Health 運動科學 【醣原負荷法】提升半馬和全馬表現 12-1-2018

文:香港跑手屈旨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醣原負荷法(Carbo-Loading)

Posted on

adidas TERREX全新越野跑鞋系列宣揚自然保育

adidasTERREX

【體路資訊】adidas TERREX與海洋環境保護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 一直緊密合作,攜手將山系活動與環境保育完美結合,透過實際行動不斷呼籲大家關注自然保育。

adidasTERREX

adidasTERREX

隨著近月本地行山運動非常受歡迎,adidas推出全新TERREX TWO ULTRA PARLEY越野跑鞋系列,弧形鞋身採用大地色系設計拼接搶眼黑白粗間鞋底作亮點,adidas Primeknit鞋面加入海洋回收塑膠物料Parley Ocean Plastic™編織、配合品牌專利技術Boost ™中底及Continental™耐磨橡膠外底,於崎嶇的山路上提供最佳抓地力和回彈性。設計上加寬前掌位置的空間,給予雙足充分舒適的靈活度和伸展空間,不受任何地形或路程的局限;讓跑山愛好者自如地在山上奔馳,更可體驗保護自然生態的重要性。

adidasTERREX

多款登山鞋亦同步登場,包括:TERREX FREE HIKER PARLEY、TERREX SWIFT R2 GTX、TERREX AX3 GTX、TERREX HIKSTER及男女裝服飾;RAIN RDY超輕防風連帽外套,無懼戶外天氣的變化,隨時作好準備盡情探索,享受登山的每一刻。

全新adidas TERREX男女裝鞋款及服飾系列現已於指定店舖陸續上架,或於adidas 香港官方網上商店選購。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adidas TERREX全新越野跑鞋系列宣揚自然保育

Posted on

【專訪】無人機不只鬥快 第一身視角的極速競賽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碩文哲、何永志

【體路專訪】談起無人機,第一時間聯想到航拍機的壯麗畫面,但原來四軸機身亦可以用作運動比賽。無人機競速比賽於近年極速興起,在2018年舉辦首次世界錦標賽後逐漸走上大型運動會舞台,將在來年5月泰國「第六屆亞洲室內暨武術運動會」中作為示範項目。到底這項新興運動有甚麼吸引之處?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無人機競速比賽可說是第一身視角的模型飛機,機手戴上連接無人機鏡頭的第一身視角眼鏡,繼而遙距控制無人機沿賽道穿越障礙物,與對手鬥快抵達終點。這項運動近年於全球極速興起,並由國際航空聯盟(FAI)在2018年於深圳首辦世界錦標賽,香港亦在近年成立無人機運動總會,負責在本地推廣、舉辦比賽及選拔運動員等。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機手的第一身視角畫面

現時本地有約400人參與這項運動,碩文哲及何永志是其中之二。年僅17歲的碩文哲(Michael)小時熱愛組裝模型,後來更會研究電子零件的結構,製作屬於自己的模型飛機。從玩壞首架四軸飛機,到自行學習使用「焫雞」與熱熔膠槍等工具,再到組成四軸機玩花式、拍攝景色,因而機緣巧合地認識玩無人機競速的朋友,Michael漸漸成為了無人機機手,更在2018年代表香港出戰世錦賽,成為隊中最年輕的機手。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碩文哲

Michael說,這項運動有種獨特的刺激感:「從小喜歡運動,單車、游水和滑板等等都好刺激,而無人機感覺就像真的在駕駛飛機。不是VR那種虛擬世界,你駕駛失誤會撞機,飛行時也可以影響對手,是真正在現實中發生。」最重要的是,享受速度感同時,在遠方控制的機手卻沒有任何危險。除了速度感之外,他亦透過無人機比賽認識不同朋友,甚至獲得贊助商提供零件,支持他繼續發展,讓他在比賽之外亦開設自己的Youtube頻道、幫助別人拍下場景影片等,「自己好享受這個興趣,因為它把自己喜歡做、想做的事情結合在一起。」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裝備對運動當然重要,但無人機賽事對機身尺寸、重量都有限制,令比賽不會淪為「軍備競賽」,而是機手的技術比拚,如何在彎位、使用花式技巧繞過障礙過人是致勝關鍵。這也是原本主力玩遙控車,贏過多項大型比賽獎項的何永志(Will)不再在模型車「燒錢」,選擇「轉行」玩無人機競速的原因,而令他熱衷的原因則是投入感:「無人機好有代入感,感覺像自己坐在飛機裡面,撞機時真的會嚇到彈起!」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何永志

Will除了代表香港參加2019年第二屆世錦賽,也曾到過不同亞洲地區作賽,甚至參加商業團體比賽,在北京長城一展身手等。他說,有段時間外出作賽成為家常便飯:「試過連續獲贊助機票與酒店住宿費用到外地比賽,高峰期時2個月內只有3天留在香港,感覺有點像職業車手。」起初感覺新鮮,但往後都會有厭倦外闖、想要留在香港陪伴家人的時候,年紀已踏入3字頭的Will也坦言經常離港身體會吃不消,笑言不排除有天反應與速度跟不上時,會回歸遙控車行列,「玩無人機的經歷已讓我心滿意足,現在希望更多年輕人參與,一同令香港有更好的發展。」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無人機除了為Will帶來外闖經驗,另一收穫是「長知識」:「無人機結構比遙控車更複雜,電路板、摩打、炭纖架等都要自己組合,因無人機而學懂電子知識之後,家中的電器壞了都可以自行修理。」

新興運動缺場地發展遇阻

無人機競速不分年齡、男女同場作賽,且機手不會因人種、身型而有優勢,相對算是公平的運動。運動的入門門檻亦不算高,一般競速機器材只需數千元,機身或會損毀,但鏡頭眼鏡卻相當耐用。然而這項運動在香港推廣並不容易,香港無人機運動總會主席、FAI副主席鄒偉傑(Andy)指主因在於欠缺場地:「香港現時未有正規場地,隨意飛行也有機會觸犯法例,不能在一般公園或空地上空飛。沒有場地讓機手鍛鍊,有心發展的人未必能持續參與。」欠缺場地、法例不清晰,或許都會令人擔心安全問題,過往本地亦有不少途人遭無人機、航拍機撞傷的新聞。然而Andy指出其實這項運動只要在指定範圍內進行,就相對安全,機手現時會前往偏僻的郊區練習,練習途中亦會有隊友觀察是否有同人經過,免生危險。另外,他們在學校推廣時著重講解安全守則、保持安全距離,用作示範的無人機較細小,機翼被覆蓋,希望藉此讓人明白這項運動其實並非如想像般危險。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香港無人機運動總會主席鄒偉傑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機手現時如果要練習,就要前往偏僻少人的郊區,帶同障礙物組成賽道,訓練後再拆除。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欠缺場地令機手難以訓練,因此本地發展停滯,實力也被其他大力發展的國家超越。Andy指出,其實香港有空間發展,惟缺乏政府支持就有一定難度:「2018年本來想申辦舉行第一次世錦賽,外國機手亦覺得香港適合,其實香港大球場、旺角場等都可以用作比賽場地,但遺憾欠缺政府支持。後來深圳聯絡我們幫忙申辦,我們協助營運,成功舉辦了第一次比賽。」香港無人機運動總會去年亦在鳳溪第一中學舉辦公開賽,讓本地機手競逐之餘,亦吸引外國機手參賽。至於來年的泰國亞室武運組織委員會同樣邀請Andy協助管理,負責籌備裁判及比賽運作的事宜,可見香港在無人機界有一定「軟實力」。除了亞室武運,押後至2022年舉辦的世界運動會亦已把無人機列作正式項目,據指來年的全運會、2022杭州亞運亦有意舉辦無人機賽事。在如此急促的步伐下,香港的無人機發展若能把握現有優勢,同時獲政府等多方支持與配合,相信實力與發展定能更上一層樓。

無人機,無人機競速
左起:香港無人機運動總會副主席Keith、港隊機手Michael、Will、港隊領隊Albert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專訪】無人機不只鬥快 第一身視角的極速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