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德國羽賽】李卓耀直落贏兩局闖次圈 生涯6鬥劉國倫全勝

羽毛球, 德國公開賽, 李卓耀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代表李卓耀周二(2日)出戰在德國西部城市沙卜勤(Saarbrücken)舉行的HYLO公開賽,這位25歲港將在男單首圈賽事以直落兩局擊敗馬來西亞球手劉國倫,順利躋身次圈16強。

港隊一行6位球員包括男單的李卓耀、伍家朗,以及兩對混雙鄧俊文/謝影雪、張德正/吳詠瑢上月下旬開始在歐洲接連出戰世界羽聯(BWF)的世界巡迴賽超級系列賽事,此前已經完成1000分的丹麥羽賽,以及750分的法國羽賽,來到這一站的500分HYLO公開賽,已經是兩星期內的第3項賽事,對運動員體力和恢復方面都構成一定的壓力。

李卓耀(圖:體路資料庫)

最新世界排名14位的李卓耀,在今次比賽被列為賽事7號種子。他在首圈面對大馬的34歲老將劉國倫,兩人過去5次交手,港將未嘗一敗,包括最近一次對壘,在今年1月中旬的泰國公開賽,以21:14、21:17贏波晉級。兩人今番再遇,李卓耀依然未有受到太大考驗,首局小休時領先11:6的李卓耀,之後雖然遭劉國倫急起直追多番追平,但李卓耀在關鍵時刻一鼓作氣連取5分,以21:17先贏一局。

第2局,李卓耀在早段一度落後過1:5、3:7,但至中段小休時已經反先11:10。雙方之後在分數上咬得甚緊,分數上落持續在伯仲之間,最終李卓耀在落後19:20的時候連取3分,戰至「刁時」多贏一局,直落兩局贏波晉級。李卓耀在第2圈將會對泰國球手Kunlavut Vitidsarn及丹麥球手Victor Svendsen的勝方;其餘5位港隊戰將,會在周三(3日)的賽事悉數登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德國羽賽】李卓耀直落贏兩局闖次圈 生涯6鬥劉國倫全勝

Posted on

【港足】新帥競爭盛傳三強大戰 兩外籍教頭曾領亞洲國家

【體路專訊】香港足球代表隊主帥一職,自芬蘭藉教練麥伯倫年中約滿後一直懸空。足總主席貝鈞奇早前證實,曾執教朝鮮的挪威教練安達臣(Jorn Andersen)是競逐帥印的最後三強之一,有傳另外兩人分別是一名曾執教菲律賓及蒙古的外國教練,以及「本地薑」郭嘉諾。貝鈞奇上月初指會在月內完成招聘程序,希望新教練能在今個月內到港。

安達臣(後排白髮)4年前帶領朝鮮到港戰世盃外。(足總Facebook圖片)

 

港足前教練麥柏倫6月底完約,貝鈞奇曾指在港足明年2月才有比賽的情況下,主帥續約一事並非當務之急,亦稱麥柏倫需重新申請職位。《南華早報》上月中報道,曾執教朝鮮的挪威教練安達臣成為新港足主帥的頂頭大熱。58歲的安達臣2016年5月成為朝鮮主教練,是該國國家隊首位外國人主帥,2017年6月曾領軍在大球場與港足於世盃外交手。2018年離任後,安達臣亦曾傳出接手執教港足,惟最後轉至韓職球隊仁川聯,不過僅執掌不足一年就被辭退。貝鈞奇其後再回應傳媒查詢,證實安達臣是競逐主教練職位的最後三強之一,並透露董事會已傾向其中一人,有望在月底完成招聘程序公布人選,然而至今仍未再有消息。

U23港足2019年在蒙古迎戰主隊時,韋斯正正擔任對方主教練。(足總圖片)

 

近日有傳三強另外兩人分別是曾執教菲律賓的米高韋斯(Michael Weiß),以及U23港足前主教練郭嘉諾。56歲的韋斯來自德國,早在2004年已出任過中國U20助教,其後轉到非洲的盧旺達任技術總監。韋斯2011年重返亞洲執教菲律賓,曾帶領球隊升至世界排名第124位,期間曾作客小旺角場擊敗港足,3年後離職;2017年再出任蒙古主帥,亦曾帶領蒙古U23於2019年的亞錦外圍賽與U23港足對壘。

另外,足總宣布,因應康文署最新安排,市民於比賽日進入所有足總賽場,包括康文署及港會轄下的運動場及收費草地球場均必須使用「安心出行」程式,獲豁免的人士亦須填寫表格登記。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新帥競爭盛傳三強大戰 兩外籍教頭曾領亞洲國家

Posted on

全新建造業電競運動會11月展開 現正接受報名

建造業電競運動會, 電競,

【體路資訊】建造業議會舉辦的「建造業電競運動會2021」即日起接受報名;共有八項運動電競項目,相信總有你想挑戰的一項!

建造業運動及義工計劃(CISVP)一直致力推動建造業的運動及義工文化,發揮「樂健行義」的精神。今年更舉辦全新的「建造業運動會」,比賽場地由室外移師到室內運動電競館,以耳目一新的「運動電競」形式進行。

比賽時段由2021年11月24日至12月19日,參賽者可參加最多2項個人項目及2項團體項目。個人項目包括滑雪、籃球技巧、足球技巧及拳擊;而團體項目則包括單車、騎馬、飛躍跑及獨木舟。各運動項目及各組別首4名的參賽者或隊伍將獲邀參與12月19日決賽日的賽事。

獎項方面,除了設個人獎外,更設有「人才濟濟獎」、「最堅毅企業獎」及「專業工友盃」!活動將於11月10日截止報名,歡迎各建造業界友好連同親友參與,盡享運動電競之樂。

賽事詳情如下:
初賽日期:2021年11月24、25、26、27、29、30日及 12月1、2、3、4、6、7日
時段:下午2時至晚上10時
決賽日期:2021年12月19日(星期日)
時段:早上9時至下午6時
地點:運動電競館(尖沙咀區)
截止報名日期:2021年11月10日(星期三)

有關活動的詳細資料及網上報名連結,請參閱以下網站::
www.cicesportsgames.hk

建造業電競運動會, 電競,

關於「建造業運動及義工計劃」
建造業議會推動「建造業運動及義工計劃」,透過多元化運動活動及義工服務,發揮建造業關愛精神,為社會注入正能量。計劃每年策動百個各式各樣運動活動,包括開心跑、籃球、龍舟、運動會、乒乓球及足球。如欲查詢更多有關「建造業運動及義工計劃」的資料,請瀏覽www.cisvp.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全新建造業電競運動會11月展開 現正接受報名

Posted on

【壁球】陳善鈺挫頭號種子 咸美頓公開賽掄元

壁球, 咸美頓公開賽, 陳善鈺
(Photo Credit:Hong Kong Squash Facebook)

【體路專訊】香港壁球女將陳善鈺上周六(30日)在美國舉行的咸美頓公開賽決賽,以直落三局輕取賽事頭號種子、世界排名47位的芬蘭球手Emilia Soini,贏得職業生涯第3個PSA錦標。

咸美頓公開賽在10月26至30日於美國賓夕凡尼亞州的蘭卡士打(Lancaster)舉行,賽事共24位球手參加,陳善鈺為香港隊唯一參賽球員。賽事的頭8名種子在首圈輪空,不在種子之列的港將陳善鈺要由第1圈打起。陳善鈺在上周初(26及27日)先後在首、次圈擊敗美國及馬來西亞球手晉級。

陳善鈺在半準決賽面對英國球手Lucy Beecroft時,在首局就落後的情況下,最終打足45分鐘反勝3:2(9:11、11:2、11:5、9:11、11:9)晉級。陳善鈺在準決賽面對拉脫維亞的Ineta Mackevica,以12:10、7:11、11:8、11:4打入決賽。

陳善鈺(前)(Photo Credit:psaworldtour.com)

狀態大勇的陳善鈺之後在決賽鬥世界排名比自己高逾40位的頭號種子Emilia Soini。一直過關斬將的陳善鈺在周六的決賽亦未有預到太大的考驗,僅打了20分鐘就以直落三局12:10、11:4、11:3贏波,兼獲得12,000美元冠軍獎金(約93,600港元)。

連同咸美頓公開賽在內,陳善鈺已經連續贏得3項PSA錦標,她在5月上旬曾贏得主席盃,其後在6月中旬再贏得香港足球會PSA賽事冠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壁球】陳善鈺挫頭號種子 咸美頓公開賽掄元

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在賽場上的「臨場支援」

運動創傷防護員協助運動員做伸展運動。

【體路專欄】本學會在早前的文章都介紹了有關「運動創傷防護員」(Clinical Sports Trainer)一職的甜酸苦辣,以及在大專比賽中的角色等等。今次,筆者希望分享運動創傷防護員(簡稱防護員)較為人熟悉的工作——在比賽場上提供「臨場支援」。

有關注本地球賽或學界運動賽事的讀者,或許會留意到運動創傷防護員「老是常岀現」在賽場上,但卻未必了解他們的角色、出現的原因和作用。比賽時,他們就站在令人羨慕的「有利位置」觀賞賽事。當有運動員發生意外時,往往能看見他們匆匆跑到受傷的運動員身旁,才說幾句話,就決定了運動員的去留。運動員在比賽時遇上突發事故時,防護員有時會允許他們如常繼續作賽,有需要時又要求他們乖乖離場休息。到底他們的「臨場支援」工作是怎樣的呢?

支援比賽第一步 開賽前準備

不難相像,運動員在比賽時的慣常程序包括:進場前足夠休息; 進場後心理準備、熱身、策略研究;出場前熱身等等。作為運動創傷防護員,需要準備的工作其實也不比運動員少。賽前除了我們最關注的運動員狀況之外,我們也需要提前做各方面的資料蒐集,例如有關即時處理受傷的賽規、賽場的官方緊急醫療程序、比賽進程和支援隊伍的季度賽績等等。如果有幸擔任運動隊伍的常駐防護員,並與該隊伍長期合作的話,可以使我們對於運動員的認識、運動項目的慣常動作需求及遊戲規則等等更為熟悉,從而為運動員提供更周詳的照顧和準備。

一般我們會比運動員更早到達賽場「熱身」,包括觀察現場環境、感受比賽氣氛、在運動員熱身前與他們交談,了解他們的身心狀態,並因應臨場的條件,給予一些臨場的預防受傷建議。在運動員熱身時,防護員會觀察他們的動作質量、場地的臨場醫療設施、比賽場地安全、天氣等等。我們需要時刻考量,腦海排練著可能會出現的突發狀況和臨場處理步驟。這些「熱身」可以讓我們更準確估計比賽的高危時刻,以及預備充足和適合的支援物資。 萬一有比較嚴重的意外發生時,處理流程也會比較順暢和完善。

一眼關七 處理傷患最前線

比賽開始後,不僅運動員要進入狀態,防護員也應該專心一致於比賽。這並不代表我們只顧著欣賞緊張刺激的比賽,反而眼睛會定格在精彩時刻之後發生的事,例如尋找運動員不尋常的停頓、異常的肢體動作或不適的表情等等。

不過,由於各類運動項目的規例不盡相同,不是所有運動賽事都容許防護員自主跑進賽場,並在受傷運動員身旁提供協助。如果賽前沒有注意這一點,有可能因為個人疏忽而影響比賽結果。當有意外發生並需要防護員進場檢查時,我們需要在賽場內快速判斷受傷運動員的安危,衡量能否在場內簡單處理後讓運動員繼續比賽,還是需要在場邊更詳細的檢查或治療,並幫助有需要離場的運動員安全的撤退。

比賽進行期間,除了要緊盯著場內的情況之外,中場休息時我們也不能鬆懈。中場時,運動員需要留意教練的策略調動和與隊友進行協調溝通。由於比賽已進行得如火如荼,他們基本上都處於較興奮的狀態,容易忘記自己的傷患痛楚。雖然有些運動員會主動走近要求防護員處理小傷患,但更多時是我們主動上前提供治療和協助。因此,防護員需要把握時間,提醒運動員補充水份,並為他們冰敷、止痛或處理傷患,以確保每位將要繼續比賽的運動員都「完好無缺」地再出發。

運動創傷防護員在賽場上為運動員處理傷患。

比賽完結後的賽後跟進

完場哨子一吹,防護員投放在比賽的高度專注力也可以暫時放鬆一下。不過,我們的支援工作還沒有完結,例如需要儘快處理急性新傷患、為有舊患的運動員做舒緩按摩,以及提醒運動員做好充足的舒緩運動,讓身體能夠更快恢復等等。面對簡單的軟組織受傷(如輕度扭傷或拉傷),我們會給予運動員自我護理的建議;假如受傷情況較為嚴重,則會建議他們接受詳細的檢查或相應的治療,例如轉介適合的專科醫生或請教物理治療師護理的方法等等。當處理好所有傷患,離開賽場後,我們還需要準備比賽傷患總結報告給教練團隊,除了就個別受傷個案提供處理傷患的建議之外,報告亦有助他們清楚了解運動員的狀態,並就隊內傷患情況調整訓練和比賽策略。

運動創傷防護員為運動員做舒緩按摩。
運動創傷防護員在比賽不同階段的支援工作。

運動創傷防護員能為運動團隊帶來效益,然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本港的運動隊伍未必有能力聘請足夠的運動創傷防護員。假如讀者看到只有一名防護員在照顧整個運動隊伍,其實也算是很不錯了。相比起其他醫護人員,防護員與運動員的相處時間較多,雙方建立的信任令運動員更願意與我們分享日常生活和主動討論傷患或不適,這樣我們就能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及預防受傷。有些情況防護員甚至能充當運動員和教練之間的溝通橋樑,緩衝雙方因為運動員受傷而出現的負面情緒或壓力所帶來的衝突。

作為運動創傷防護員,筆者希望運動隊伍及市民大眾都能了解我們的能力和角色,並將防護員視為運動團隊的要員之一,希望日後不同的運動團體也能考慮聘請防護員,以支援各類型的運動比賽或活動,讓運動員能更安全放心地作賽,全力爭勝。事實上,臨場支援並不局限於個別運動隊伍,透過不同的合作方式,防護員也能為運動愛好者提供多種形式的支援,讓大家享受運動帶來的好處和樂趣。

最後,如各位讀者對運動創傷防護員這個崗位的進修課程或活動有興趣,歡迎瀏覽由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中大骨科)舉辦的運動創傷防護員課程或中大運動醫學團隊的社交網站,或留意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的專欄文章:

運動創傷防護員課程專頁按此
中大運動醫學團隊專頁按此

筆者期待日後有更多運動愛好者加入香港的運動醫學團隊,為減低運動受傷和保護運動員出一分力!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參考文獻:
Prentice, W. (2013). Principles of Athletic Training: A Competency-Based Approach. McGraw-Hill Education.
Australia, S. M. (2013). Sports Medicine for Sports Trainers. Elsevier Australia.

文:畢穎欣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委員會 委員(2020-22年)
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兼職講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創傷防護員在賽場上的「臨場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