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網球|黃澤林奪溫布頓首勝 晉身外圍賽第二圈

【體路專訊】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周一(23日)展開外圍賽,世界排名172位的香港網球「一哥」黃澤林(Coleman)全場開出10球Ace,僅花79分鐘便以直落兩盤6:3、6:4淘汰西班牙球手迪夫安(Pol Martin Tiffon),晉身第二圈,這亦是Coleman生涯在這項草地大滿貫的第一場勝仗。

黃澤林去年初戰溫布頓外圍賽,但首圈就以0:2不敵美國球手Zachary Svajda。相隔一年他捲土重來,首戰排名比自己低35位的迪夫安,狀態不俗的Coleman第一盤第6局率先破發拉開至4:2,及後順利以6:3先拔頭籌。上月滿21歲的香港「一哥」第2盤繼續主導賽事,第5局再度破發確立優勢,最終贏6:4鎖定2:0的勝局,取得溫網首勝。

黃澤林此役全場轟出10個Ace球,一、二發得分率74%及68%都凌駕對手,29個致勝球亦比迪夫安多出10個,成為贏波關鍵。Coleman晉級次圈後將與33歲格魯吉亞的巴斯拿舒維尼(Nikoloz Basilashvili)爭入最後一輪外圍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黃澤林奪溫布頓首勝 晉身外圍賽第二圈

Posted on

港足|國際足協花牌送別「女足之母」 陳瑤琴女兒趙綺蓮:願來世再續母女緣

【體路專訊】有「亞洲女子足球之母」之稱、香港女子足球總會創辦人陳瑤琴,今日假香港佑寧堂舉行安息禮,有超過200位親友前來送行,就連國際足協也有致送花牌。大女兒趙綺蓮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會繼承「阿姐」遺願繼續推動足球,又考慮會以「阿姐」名義創辦「陳瑤琴盃」,及成立慈善基金貢獻社會,她並揚言來世要與「阿姐」再續母女緣。

被圈中人尊稱為「阿姐」或「會長」的陳瑤琴 (Veronica Chan Yiu-kam)上月底在寓所安詳離世,終年102歲。她在1923年8月31日於香港出生,原籍福建漳州,自幼熱愛足球。作爲香港及亞洲足球界的傑出人物,她長期擔任香港足球總會副會長,現爲名譽副會長。陳博士於1965年一手創立香港女子足球總會,並於1968年聯合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同創立亞洲女子足球總會,在推動女子足球發展方面付出了長達50年的努力,成功帶領香港女子足球在國際舞台佔一席位。此外,她曾在香港足球總會及多個球會擔任重要職位,一生都在推動香港職業足球發展,見證體育界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她在事業高峰時擁有4間球會,被香港足球總會刊物譽爲「全球首位女性球會班主」。憑藉對足球的無私奉獻,各位尊稱她為「足球之母」,後來她榮獲亞洲足協尊稱「亞洲女子足球之母」,於2024年頒發終身成就獎(AFC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以表彰陳博士對亞洲足球,特別是女子足球運動作出無與倫比的承諾、服務和貢獻。

足總主席霍啟山向「阿姐」作最後致敬。
會場一角放置了「阿姐」年輕時的照片。

去年亞洲足協頒發的終身成就獎(AFC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今日安息禮於香港佑寧堂舉行,「阿姐」後人更印製了一本全彩色特刊,向這位足壇巨人最後致敬。多位政、商界及球圈名人都有發表悼詞。特首李家超的一頁寫上「範垂巾幗」4個大字;今日亦有到場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則讚揚「阿姐」是「香港足球界的殿堂級領袖」,也是「亞洲女子足球運動的先驅」,又指:「陳博士雖然離開我們,安返天家,但她堅毅的信念與無盡的熱忱,將會長存香港足球界所有人和廣大足球愛好者的心中。」足總名譽會長霍震霆、亞洲足協會長薩曼(Sheikh Salman bin Ibrahim Al Khalifa)、東亞足協會長田嶋幸三、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前精工及港足領隊黃創山,以及其他前亞洲足協職員等,都有發文悼念「阿姐」。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左)素服到場,趙綺蓮(中)上前迎接。
張志德、郭家明及列卡度等圈中人都有到場。
藝人馮素波(中)

安息禮場刊上亦刊上「阿姐」大女兒趙綺蓮一段文字,她寫上:「我是媽咪的大女兒,也是她身邊最長久的陪伴者。從小,由我懂事開始,媽咪便帶著我在她身邊,貼身拖著我的小手,隨著她工作,陪她到球場,寸步不離。她凡事講求道理,是一位有教養和明辦是非的人,媽咪教導非常嚴厲,但其實最痛(疼)錫我們五兄弟姐妹,絕不會讓任何人對我們不好。」

「阿姐」愛徒何詠琴在台上分享時泣不成聲,說到「假牙不見了」的往事時才破涕為笑。
多年前移居香港的前中國國腳韋海英感謝「阿姐」一直以來的栽培。
小女兒寶蓮去年協助組軍征戰女丙聯賽。

她又自愧「沒有媽媽的衝勁、果斷和精明」,「她性格非常硬朗,更是有義氣之人,在我眼中,她是一位女強人,面對困難時總是堅持克服,從來不會哭。」又揚言來世要與「阿姐」再續母女緣:「我希望下一世都能夠做回陳瑤琴的女兒,在媽咪身上,我學到做人的道理和意義,還要灑脫地做事,不可拖泥帶水。今天,大家聚在一起懷念她的過去,陪伴她走過最後一程,可見各位對她的厚愛和肯定,衷心感謝。雖然她已經靜俏俏地離開了我們,但人生中有多少個一百歲呢?她安詳地歸向天堂,對她來說也是一種積來的福氣。我永遠都會懷念你,媽咪媽咪!」她在安息禮前接受傳媒訪問,表示會繼承「阿姐」遺緣繼續搞好足運,並考慮用其他途徑紀念「阿姐」:「媽媽的遺願就是希望可以推動足運,我都想搞個『陳瑤琴盃』,詳細形式未知,但會先搞女足,也會考慮以她名義設立一個慈善基金,用那些錢幫助有需要的人。」

扶靈名單為霍震寰、貝鈞奇、梁孔德、許義鏞、張廣勇、周文亮、官永義及阮兆輝,之後奉柩柴灣哥連臣角火葬場舉行火葬禮。
大女兒綺蓮

「阿姐」一生致力推動足球,小女兒趙寶蓮(Pauline)今季承接媽媽推廣女足的精神,召集新知舊雨,以「香港女子足球總會」名義組隊參加女子丙組賽事,結果一呼百應。這支隊伍由前女足代表林小英負責組軍,找來前女足代表邱嘉慧、何詠琴、王君萍、鄧泳文及麥寶珠等,配合「後輩」袁凱狄及彭子晴等前港腳,最後以14戰11勝1和2負得34分,力壓31分的熱火體育會,在8隊中名列第1,來季將丙組冠軍身份升上乙組,綺蓮揚言會繼續支持球隊。

球員時代都追隨「阿姐」的黃若玲(左)及陳淑芝。
「香港女子足球總會」射手邱嘉慧(左)安慰在台下一直垂淚的何詠琴。
一班愛徒組軍贏得女丙冠軍,再將獎盃送贈「阿姐」作為母親節禮物。(圖:親友提供)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國際足協花牌送別「女足之母」 陳瑤琴女兒趙綺蓮:願來世再續母女緣

Posted on

U20全國田徑賽|賈慧妍破跳遠U20港績兼摘金 白凱文女子100米奪銅

【體路專訊】全國青年U20田徑錦標賽周一(23日)起一連兩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上演,港隊首日收獲1金1銅。賈慧妍在女子跳遠躍出6米23奪金,並打破香港U20紀錄,至於飛人白凱文在女子100米以11秒95奪銅。

賈慧妍(圖:中國香港田徑總會)

港隊在首個賽日已經有賈慧妍站上頒獎台,這位跳遠好手在第2次試跳時以6米17打破香港U20紀錄,於第6次試跳時再將紀錄推至6米23,最終亦以此成績,力克天津運動員奪金。至於另一港將李曉頤則跳出5米37,以第9名完成。

港隊同日亦收獲一面銅牌,飛人白凱文在女子100米跑出11秒95,以0.07秒力壓重慶跑手,第3名衝線。李紫桃和庾沛怡則分別造出12秒29及12秒45,以第7和第8完成。

女子400米方面,蔡思晨在上午的初賽造出56秒55打破個人最佳紀錄(PB),以小組第4名,晉身決賽。最終在決賽跑出57秒63,以第8完成。隊友徐建恩初賽跑出57秒00,小組第4名衝線,惟成績不及其他組對手而無緣決賽。另外在女子標槍,鄺施愛擲出48米63雖然得第6名,惟仍然打破香港U20紀錄。

男子組賽事方面,陳一樂和郭俊廷分別在在100米初賽跑出10秒55及10秒58成功殺入決賽。最終郭俊廷在決賽打破個人最佳紀錄(PB)造出10秒47.469得第4,與銅牌選手慢0.005秒,至於陳一樂則以10秒62以第7完成。

同日舉行的男子5000米,鍾德澤造出16分04秒42的成績,第22名衝線。男子110米欄初賽,麥子正跑出14秒23以小組第6名完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U20全國田徑賽|賈慧妍破跳遠U20港績兼摘金 白凱文女子100米奪銅

Posted on

籃球|NBL新季賽程出爐!金牛周六主場迎戰長沙勇勝 門票現已發售

【體路專訊】2025年全國男子籃球聯賽(NBL)賽程正式公布,今季將有8支球隊參賽,香港金牛將以衛冕身份、主場出戰揭幕戰,將於6月28日(周六)晚上7時30分在主場修頓球場迎戰勁敵長沙勇勝,正式揭開新賽季戰幔。當晚賽前,賽會亦將舉行隆重的上屆冠軍指環頒授儀式,與全場球迷一同見證香港金牛歷史性奪冠的榮耀時刻,門票現已公開發售!

香港金牛於上季歷史性首奪NBL冠軍,成為首支稱霸國內聯賽的香港球隊。今季球隊劍指衛冕,目標明確,誓要全力爭取連霸佳績!揭幕戰將面對實力強勁的長沙勇勝,對手季前招攬得前香港金牛主將、多明尼克·瓊斯(Dominique Jones)加盟,其倒戈作戰成為一大焦點,勢必引爆全場氣氛!

揭幕戰門票現已於Ticketflap平台 公開發售。票價分為Courtside:HKD$3,000、Zone A:HKD$380、Zone B:HKD$280、Zone C:HKD$180和Zone D:HKD$80(*須持有效學生證或長者咭) 。所有座位由售票系統隨機分配,不設揀位。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NBL新季賽程出爐!金牛周六主場迎戰長沙勇勝 門票現已發售

Posted on

公司逼我打籃球|193肥仔Candy旁白君:被「逼」打波賺來熱血回憶

【體路專訪】ViuTV拍攝以運動作題材的劇集、真人騷絕非新鮮事,甚至可稱得上為其中一樣「鎮台之寶」。《足球女將》早前惹來熱烈討論之後,同樣安排在平日晚上黃金時段播放的《公司逼我打籃球》今晚(23日)亦將會首播。節目名稱開宗明義「指控」公司逼自己打籃球,就讓郭嘉駿(193)、梁業(肥仔)、王家晴(Candy)及節目編審文卓森(Sam)親自剖析一下,當初是如何被逼上球場。

雖說節目名稱形容一眾參演藝人是被公司逼去打籃球,但其實真正將他們「逼」到球場的,是同樣有份落場訓練的Sam,就連他自己在社交媒體也笑說《公司逼我打籃球》是「一個從頭到尾都自肥到底嘅節目」。「始終由細到大最鍾意就是這項運動,所以這個節目意念已放在心內很久,因為這種成長類半真人騷式籃球綜藝在香港好少見,於是就大膽向高層推銷。」

文卓森、王家晴、梁業及郭嘉駿(左起)

節目雲集Viu母公司Makerville其中4個組合的成員,包括ERROR的肥仔及193、COLLAR的Candy、P1X3L的歐鎮灝(George)、ROVER的陳鎮亨及王希晉,還有同樣是《全民造星》出身的田曜誠(Tsoul),以及陳安立(Brian)和曹梓沖(Agent L),當然還有Sam自己。參演的有過半都是男、女團成員,電視台高層甫聽到節目意念後的最大憂慮果然是檔期問題,「很感動的地方是,所有球員、嘉賓、台前幕後一被問及就答應『夾期』,就算連(3月拍攝)明星賽的其他球員亦如是,好開心因為籃球成就這事。」

身旁的193和肥仔與Sam早於6年前已曾合作,成為節目其中一員看來亦似乎順理成章,尤其193曾入選甲一球隊南華的青年軍,「以前也曾夢想成為職業籃球員,所以參與過籃球劇《季前賽》已經好開心。但綜藝不同劇集,拍劇始終要投入角色跟隨劇本,綜藝就可以做回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193曾在南華青年軍訓練。(IG@deniskwok193)
Candy以前是中學校隊成員。(圖:IG@candyw1219)

節目中唯一女將Candy亦曾是中學校隊成員,但偏偏被Sam邀請進入節目組之初卻是擔任球隊經理人,「我記得第一次開會,他就給了一疊球員履歷我,上面寫了哪位打過青苗多少年之類,所以一開始聽到做經理人都不知要做甚麼,究竟是否在旁邊打打氣、遞遞水。」不過到正式拍攝的首日,Candy的籃球光芒始終藏不住,Sam從她上籃射波的姿勢就看得出此「晴」並非池中物。「知道她是校隊,但沒想過她勁過我們很多球員,因為她射波真的很準,無辦法,要她都落場才搞得掂。」

肥仔(左)及Sam在早前的明星賽慶祝。(IG@samm0123)
(IG@samm0123)

談到在隊內的角色,射術精湛的Candy固然成為一位射手座射手,Sam就自言與在製作組中一樣,擔任溝通、橋樑、駁腳的一人。「我就一定被逼去打中鋒。」因其身高而得其名的193笑說,雖然教練想培訓他成為射手型大前鋒,但自己走不出籃底更易入波的「舒適圈」,「而且我覺得防守比入波更重要,我就是要令對手的高佬不能得分、搶籃板,球隊要我做甚麼我就會做。」

肥仔也直言,球隊在籃底擁有193令全隊更放心起手射波。與193不論在現實的ERROR、劇集《男排女將》、《季前賽》到今次《公》均是隊友的他,自言最初加入球隊時擔心拖累隊友,但身旁3人就大讚肥仔的感染力和「大心臟」,「他一落場就搶到好多籃板,而且在緊張的情況下仍可淡定地處理進攻,入一球關鍵波。」

193、Agent L、肥仔、Candy、Sam及Brian在學界精英賽決賽日做座上客。(圖:體路資料庫)

10位藝人年初起組成「愛晴當入樽」,接受教練梁振雄(Coach Fui)一周兩課訓練,並與不同球隊交流。幾位成員3月初就到過學界籃球精英賽決賽日的場邊觀眾席,「都要看看現在的中學生是甚麼水平,睇片個個『中學雞』都可以入樽,好驚他們已經可以跨過我們入樽。」當日193和肥仔曾被現場佈置、氣氛所驚嘆,今次再說起那場精英賽,193亦依然非常雀躍,「球員出場會像NBA般有射燈照著,又擺pose。嘩!如果我小時候有這些安排,打波應該會勁好多。因為我要展示給別人看自己是得,是一個動力,他們現在好幸福。」Sam聞言亦即謂:「如果你是這個年代的學界球員,你一定好快成名,你這麼靚仔。在Instagram會有reel寫著『13歲郭嘉駿已經可以入樽』。」

193對這頂「高帽」當然照單全收,並繼續講到過往的訓練與新一代中學生接受的已不能同日而語,同時亦在拍攝《公》後接觸到更新更多的籃球知識。「我太耐沒打籃球,以前打波規矩不像現在,又會覺得舊事物都用到,如何要我一把年紀再學新東西。不過被Coach Fui教教下就吸收到很多新技術,你以為籃球多年都一成不變嗎?其實又不是。」

《公》即將首播,Candy與肥仔回顧拍攝得著,前者笑言人生第一次與一班男隊友打波,「以前未試過落街場打,而且拍劇的對手又通常是前輩,少有與年紀差不多的年輕人一齊。今次識了一班好朋友,經過這幾個月後的默契都多了不少。」肥仔就猶如《食神》中吃過「瀨尿牛丸」的瘦仔一樣自信心增添不少,「還有像進入了籃球世界一樣,IG不斷滑到的都是籃球片段。」

不過最深感受的還是193這個前籃球員。「人生上次這麼熱血可能要數到中學時代,尤其拍到最後一、兩場波大家都有進步,然後一起去完成這件事,是很久都沒嚐過的熱血感覺,這份在場上得到的成功感可以維持好長時間。」

電視台上一套運動綜藝《足球女將》尚算令外界對香港女足關注度提升,今次主題輪到同樣十分大眾化的籃球,肥仔仍希望觀眾可透過節目留意更多本地籃球,「去支持、去睇,因為愈來愈多觀眾,球員就自然更有力去打。」193亦祈願觀眾睇得開心、睇得熱血、睇到得著,自言會繼續支持本地籃球,「但希望籃總不要再用PDF更新賽程,麻煩開個IG做多少許,不要令一班年青熱血的球員失望。我覺得足球有好多人留意,但籃球就差少少,希望節目可以出到一點綿力,不論甲一、學界甚至「私咧」都可以留意更多。」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公司逼我打籃球|193肥仔Candy旁白君:被「逼」打波賺來熱血回憶